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透过如史诗般的文字,彻底且完整的认识莲花生大士的印度佛母──曼达拉娃,她不平凡的生世流转、她对佛法的坚毅信心、对莲师证悟事业的帮助,以及身为一位女性修行者,如何挑战不平等的对待及宿命,突破重重难关,在修行之道上圆满成就。
曼达拉娃是位真正卓越超凡的女性,她是莲花生大士的虔诚弟子。她生于皇族,自幼便一心只想修行。然而父亲沙霍国王却执意迫使其出嫁,因此她逃离皇宫而进入尼院,并于该处遇见莲师且成为其在印度的佛母。国王十分震怒,他将曼达拉娃丢入满是荆棘的地洞,并极力想要活活烧死莲师却未能成功,反而因此创造了位于北印度的措贝玛之湖,此处至今仍是朝圣之地。
在伊喜.措嘉为了未来世代利益而隐藏的伏藏《曼达拉娃的生世与解脱》中,有着上述和许多其他的故事,皆描绘出曼达拉娃于诸多生世当中所面临的许多磨难,而她于这些生世都在追求证悟。对于鼓励当代男女寻找方法,以挣脱那些强加于自身性别不平等的束缚,这些故事当能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指引的明灯。
中译版前言
男人与女人共同相处,已经是好几万年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性别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平等。让人感到好奇且惊讶的是,在这个现代世界中,我们却无法不依性别而尊重且重视所有的人类。理论上来说,许多人都同意性别之间的平等是人们所想达成的,但实际上于个人层次,我们什么都没做到。
即使在佛教徒当中,女性修行者也通常会比男性修行者面临较多的困难和艰苦。伟大的女性修行者经常遭受忽略与遗忘,并未因成就较高之了悟而受到庆贺。
我们之所以仅有少许的进展,或许是因为这需要某种解脱的层次才做得到,而我们都尚未有此了悟。若缺此一了悟,将极难把那让男人老是轻视女人、而女人总将男人视为妖魔的自我延续之束缚,从社会的每个阶层解开。
曼达拉娃是位真正卓越超凡的女性,她是莲花生大士的虔诚弟子。她生于皇族,自幼便一心只想修行。然而父亲沙霍国王却执意迫使其出嫁,因此她逃离皇宫而进入尼院,并于该处遇见莲师且成为其在印度的佛母。国王十分震怒,他将曼达拉娃丢入满是荆棘的地洞,并极力想要活活烧死莲师却未能成功,反而因此创造了位于北印度的措贝玛之湖,此处至今仍是朝圣之地。
在伊喜.措嘉为了未来世代利益而隐藏的伏藏《曼达拉娃的生世与解脱》(The Lives and Liberation of Princess Mandarava)中,有着上述和许多其他的故事,皆描绘出曼达拉娃于诸多生世当中所面临的许多磨难,而她于这些生世都在追求证悟。对于鼓励当代男女寻找方法,以挣脱那些强加于自身性别不平等的束缚,这些故事当能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指引的明灯。
宗萨.钦哲仁波切
二○一一年十月九日于印度比尔
审定者序言
众所皆知曼达拉娃公主是莲师的佛母之一,然而坊间关于她的资料十分缺乏。大家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她是沙霍国公主、爲莲师的佛母、与莲师在玛拉帝卡洞穴修长寿法成就,以及化现爲莲师八变之一金刚大腹(多杰佐勒,金刚怖畏)的坐骑,一只兇勐的母老虎。至于其他的认知则付之阙如。所幸「普贤法译小组」发心,将此珍贵传记译成中文发行,让大家可以认识曼达拉娃佛母的累世应化。
书中详细描述曼达拉娃佛母的本生,除了对三宝深具信心、发大菩提心、修行佛法之外,种种调伏大力魔众的方式更是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然而不可以吾人之见少识薄,去测度成就者行径,以爲超乎常理而视爲无稽。佛行事业的不可思议,岂是凡夫所能推知。故当恭敬具信看待,并发愿未来能眞实了知。
值遇佛法十分难得,女性修法更是不易,本书记载曼达拉娃公主如何于佛道上前进,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值得我们效法。在此嘉许「普贤法译小组」成员,由于他们的努力,去除文字障,利益广大汉人读者。希望大家多给他们赞扬鼓励,并期许他们能再接再厉,翻译更多的佛学典籍,利益更多的众生。
白玉.邱竹仁波切
二○一一年于台北
中译导言
我辈有情,随业流转;菩萨度众,乘愿再来。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释迦牟尼佛已然示现人间成佛之道,为何还有第二佛莲花生大士的出现,甚至是曼达拉娃佛母的化现?读者如果阅读《莲师传》一书,便能获得前者的答案;至于后者,则要在本书中觅得解惑。精要来说,曼达拉娃公主,如悉达多太子一般,示现人间,成就证悟;又如圣救度母一般,誓愿以女身不断化现,利益众生。除此之外,曼达拉娃祖师更可称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女性祖师之一,印度的苏卡悉地和妮古玛,以及西藏的伊喜.措嘉和玛姬.拉准等,都是在她之后的女性成就者。
一般来说,悉达多太子的出家修行,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为了度化像印札.菩提国王这样无法放下国务家政之人,于是有了金刚乘的方便法门。然而在传统上有婚嫁、子女之「职责」的女性,对于上述的修行通常也只能望洋兴嘆、隔空取暖,甚至认为自己是佛教中所谓业障较重的那一群,必须等到福报累积足够、转生投胎为男子之身,才有成就解脱的一天。
此时,女性成就者如曼达拉娃祖师的故事,无疑是极能振奋人心的典范。例如,当曼达拉娃公主面对各大国王遣使求婚的场面,她如何以坚定的求道心劝动国王允诺她的修行;当国王被迫陷于争战、哀恸王子之死,她如何以洞察的智慧语激励国王求和与抚慰双亲伤痛;当魔众不愿接受调伏、恶意骚扰修持,她如何以忿怒的神威行教导他们无常、慈悲;当屠夫当众调戏侵犯,她如何以大胆的魅惑力反制他们的杀生行为,让他们全部放下屠刀,立时修道。尤其,女性所特有的容受、柔和、滋养、坚忍特质,在她的修行道上一再发挥正面的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与密勒日巴尊者、各派祖师大德迥然不同的修持和度众方式,更再次证明于成佛道上,并无性别之分,只有精进之差。
究竟上,曼达拉娃公主原本于无量劫前,即已证悟而成就为阿弥陀佛之白衣佛母(Pandaravasini,藏文Gkarmo)(第二章);当她决定要来人间之时,她从选择父母、吉祥入胎、殊胜出生、厌离尘俗、离宫苦修,到跟随上师、清净业力、克服艰难、成就无死、传法度众,最后证得究竟虹光之身(第三十七章),不断展现她的坚毅卓绝、潜心修行。曼达拉娃佛母当时并未随着邬金国(Oddiyana,古译「邬丈那国」,于现今的巴基斯坦地方)的莲花生大士前往藏地,而是在她化光融入奥明天界之前,由心中化现光芒般的两朵乌巴拉花,一白一红,放射至西藏与尼泊尔。其后,由于她的成就和功德,伊喜.措嘉佛母向莲师祈请开示她的生平故事,包括能让人容易记诵的简短版本,并经伊喜.措嘉佛母的记录和封藏、伏藏师的取藏,以及诸多译者的努力,才让我们今日得以见到这位印度女性成就者的本生故事。
关于曼达拉娃公主的生平,最早期的摘要出现在十二世纪掘藏师娘让.尼玛.沃瑟所写的莲花生大士圣传中(即《莲师传》)。其他略可见于十四世纪邬金.林巴(Orgyen Lingpa)和桑杰.林巴,以及十五世纪贝玛.林巴等所取出的伏藏中。虽然这些已知版本都有着类似的故事大纲,但只有极少数的版本提供对曼达拉娃前世的记载。本书叙述的时间跨越数劫,并以白衣佛母的证悟化身为架构,前十一个篇章描述曼达拉娃各种不同的前世,包括原本证悟成佛的生世,以及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的天女生世。而她身为曼达拉娃这个生世的特定因缘,则可追溯至迦叶尊者(释迦牟尼佛大弟子)的授记;在这个授记中,迦叶尊者预言他自己在来生将成为莲花生大士,而为了他,白衣佛母则受到唤请和加持,化现为曼达拉娃,出生于沙霍国。该国位于印度的东北部,也是印度堪布寂护大师的出生地;这位学问精深的佛教大师受到藏王赤松.德贊的邀请而入藏,却无法折服那些反对改变信仰的臣民,于是,他向国王建议邀请更为合适的人选──莲花生大士,来处理诡谲多变的西藏情势。莲花生大士在入藏之前的重要事蹟,便包括在玛拉帝卡洞穴与曼达拉娃佛母成就无死持明的果位。
在藏文文学中,曼达拉娃公主的故事是属于「南塔」(rnam thar, full liberation story)一类,意思是圆满解脱的祖师故事,而莲师本人更强调,持有、唸诵、礼拜等恭敬此书的修行者,将有极大福报与利益。这个中轨伏藏文本的藏文名为Za hor rgyal po’i sras mo lha lcam man dha ra ba’i rnam par thar pa rin chen phreng ba,收录于一九七三年出版的《莲花生大士之印度明妃:曼达拉娃的一生》(Bsam-gtan-glin-pa Phrin-las-‘gro-‘dul-las-rab-bde-ba-rtsal;The life of Lady Mandarava, the Indian consort of Padmasambhava)一书中,是由掘藏师桑天.林巴取出。这位大约出生于西元一八七一年(铁羊年)的瑜伽士,虽然没有许多相关的生平资讯,但据悉在取出该伏藏之后不久,便出现在西藏东部日沃切,并由果千寺的主要上师多殊.策旺.天津接手编辑伏藏法本。在本书「后记」的末尾,简短地描述了这位果千寺喇嘛和掘藏师之间的关系。
诚如邱阳.创巴仁波切在《智慧的女性》(Women of Wisdom)一书的前言中所说,一般都认为金刚乘主要是男性修持的法门,其实许多伟大的禅修上师和修行者都是女性,且事实上,女性修行者经常比男性更为精进而虔诚。然而,关于女性成就者的生平故事却如凤毛麟角,有鑑于此,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鼓励和法友Miinaksii的资助和努力下,我们终于取得两位佛母传记的中文版权,歷经三载完成了初步的译稿,并多次请教在台湾二十多年、能以中文流利传法的白玉.秋竹仁波切根据藏文来审定中译,以补足我们的学识浅薄和业力深重。
翻译若有少份功德,愿以迴向法界众生,人心平和天灾平息,母亲大地不再受难!
普贤法译小组
写于藏历铁兔年神变月空行母日
英译序
身爲灵性修行者,我们从阅读伟大上师的生平事蹟而得到鼓励与啓发,而从他们堪爲典范的生平所领受到的啓发,让我们更迅速地在解脱道上前进。由于我们所能了知和体验的一切显相皆仰赖因与缘,因此步上道途的凡庸人等必须循序渐进。曼达拉娃公主却非如此的凡人,她已从痛苦轮迴中解脱,并且圆满证得全知。爲了激励众生并带领众生走上这个渐进的过程,曼达拉娃公主刻意化现于凡俗的轮迴界中,透过自身的示例来教导众生如何从事修行。本书首度把莲花生大士的殊胜伏藏《曼达拉娃的生世与解脱》以英译本的方式呈现。曼达拉娃非凡的生平事蹟阐明了一位伟大智慧空行母的经歷,她啓发了每一位缘遇之人,并使他们的心趋向解脱而不退转。
沙霍(Zahor)的曼达拉娃公主常被描绘于莲花生大士的身侧,另一侧则是莲师的另一位主要明妃,即卡千的伊喜.措嘉。曼达拉娃公主协助莲师成就无死之境,因此,人们通常描绘她爲手持长寿宝瓶和宝箭。由于莲师和曼达拉娃之间的关系,莲师因此能延长他在世上行使证悟事业的期间,进而旅行至雪域西藏。根据杰.米庞仁波切(Je Mipham Rinpoche)的说法,莲师大约在藏地停留约达五十四年。
在本伏藏的三十八篇章中,读者会认识到,一位化身空行母如何无数次地选择以贵族身分来到世间。这种描述并非爲了显示,只有那些地位崇高或富裕的人,才有足够的顺缘拥有如此的机会,而是要展现曼达拉娃不仅能够、并且愿意捨离最难以捨离的事物,也就是对所谓世俗生活欢愉的执着。在她的每一个生世,她不屈不挠地捨弃名声和享乐,藉由身爲楷模和善巧方便来利益其他众生。她捨弃了那盗取珍贵修行时间和机会的短暂欢乐,反映出现代佛法修行者所面对的挣扎,虽然曼达拉娃是一位着名的女性修行者,但是她强烈挑战并对抗性别的歧视,她的证悟事业是永恆的。曼达拉娃与所有如她一般的殊胜上师所教导的佛法,超越一切相对分别的修道,而这些相对的分别是以凡夫二元心的串习爲基础而成。
金刚乘的传统非常重视传承的纯正。这些传承内的伟大女性修行者,值得我们的感恩与致意,而我们可藉由翻译更多伟大女性修行者的生平事蹟,以及翻译更多由女性所写的重要经典和论着来达成。因着杰尊玛阿空,拉嫫(Jetsunma Ahkon Lhamo)数名弟子的虔敬心,此本伏藏的英译工作得以开始。杰尊玛是美国马里兰州普莱斯维尔(Poolesville)「昆桑白玉秋林」(Kunzang Palyul Choling)的精神导师,并由藏传佛教宁玛派法王贝诺仁波切所认证,爲西藏着名空行母所化现的美国女性。图登.仁千.帕桑(Thubten Rinchen Palzang)亟欲将曼
达拉娃的生平事蹟呈现在英语读者面前,因而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到本伏藏的藏文文本。我要特别感谢苏珊.梅海特(Susan Meinheit),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细心看管大量的藏文丛书,并协助找到原始文本。若无图登.蒋帕.旺秋(Thubten Jarnpal wangchuk)、诺尔.琼斯(Noel Jones)、莎拉.史帝文斯(Sarah Stevens)、W.W.和艾丽诺.罗文(Eleanor Rowe),以及许多其他来自「昆桑白玉秋林」僧伽的贊助,我的翻译工作将无法完成。由于本书是以藏文鸟梅。(Ume:藏文拼音dbu med)字体写成,且有许多缩写字和拼字错误,因此若无喇嘛却因.南贾(Lama Choying Namgyal)——即较爲人所知的却南(Chonam),孜孜不倦地从旁协助、逐行对照,翻译工作将无法完成。在这项艰难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喇嘛却南对佛法、佛教歷史和西藏语文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w.w.和艾丽诺.罗文投入无数小时,一丝不苟地审阅和编辑本书的翻译初稿。图登.贡秋.诺布(Thubten Konchog Norbu)则协调翻译工作,照料许多小细节。由于翻译工作进行数年,因此喇嘛却南和我再次审阅本书全文,以求精确。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翻译却仍可能会有错误。我们在此爲任何可能存在的错误致歉,并且欢迎学者加以指正与建议。我想要对亚瑟.阿兹达(Arthur Azdair)表达我的谢意。在准备打字稿的最后阶段,亚瑟监督、编辑和娴熟地输入我们所有的校订和修正,是不可或缺的功臣。
虽然,金刚乘佛教是以男性爲导向的这种见解,有其误导性,但当面临强大西藏文化的影响时,许多女性追求修道的企图仍会受到阻挡。然而,佛法越是在西方生根,就越容易认同圆满清净、远离偏执分别的佛法,而非只注意到异域文化中的凡人习俗。我祈愿本书有助于鼓励世上许多杰出女性修行者培养崇高品德,并藉由修行的力量而能成爲完全具格的导师。一切众生平等,都有了悟殊胜佛性的能力,愿本书爲一切有情众生带来无量的利益。
桑杰.康卓(Sangye Khandro)
札西秋林(Tashi Choling)
奥勒冈州艾须兰市(Ashland)
一九九八年
目录
中译版前言 宗萨.钦哲仁波切
审定者序言 白玉.秋竹仁波切
中译导言
英译序
一、沙霍国王之女:曼达拉娃公主
二、国王因陀罗德瓦之女
三、婚嫁日藏王子
四、在卡尼卡王国
五、在达玛如王国
六、使达玛如王国醒悟
七、在天道
八、在黑旃陀罗龙界
九、阿修罗王之女
十、师利.萨噶拉
十一、二十五个化身
十二、来自空行母的加持
十三、看见出生的国度
十四、选择父母
十五、进入母胎
十六、礼敬父母
十七、厌离轮迴
十八、圆满外在学问
十九、解脱外道加色.那波
二十、带领三百位善女子趣入佛法
二十一、帕沃德王子之死
二十二、带领五百位女众步上解脱道
二十三、菩萨的圣体
二十四、金刚萨埵的现前
二十五、受戒与修习佛法
二十六、遇见莲花生大士
二十七、以神蹟调伏国王
二十八、脱离监禁
二十九、捨弃轮迴
三十、于玛拉帝卡洞成就长寿
三十一、降伏寇塔拉王国的外道
三十二、收服尸陀林的鬼灵
三十三、使遮末罗的食人族走向佛法
三十四、在八个国家之八大神蹟
三十五、于邬迪亚纳国转1
三十六、于香巴拉转1
三十七、成为智慧空行母
三十八、曼达拉娃化身祈愿文
后记
关于英译版两位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