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医药保健 > 脉经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脉经

prev next

脉经
  • 商品编号: du5008
    出版社: 大元
  • 作者: 王叔和 着,黄家骋 整理
    出版日: 2015/11/02
    ISBN13: 9789865817480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376
  • 定价:  NT$40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360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102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王叔和着成的《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着。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緻,可见他脉学的造诣之深。他将脉象分为廿四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将诊法简单化了,但实际上,这是在对于医理深刻地推衍之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种创新,丰厚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证经验才是革新的根本,而且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成功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他在《脉经》序言中提到,诊脉是很难掌握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也就是将背会的脉学知识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的。这句话也成了千百代医家教授和学习脉学时的「警世」之言,对于业医者来说,几乎不可不知。



重刊《宛委别藏.脉经》黄家骋序
王叔和与《脉经》
  《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脉学的专着。
  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西晋.王叔和撰(180年-270年),名熙,西晋高平人(今山东微山县)。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个性沉静,博通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是晋武帝时的太医令。
  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繫临床实际。
  着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廿四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
  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
  在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学者如刘渡舟,认为王叔和很有可能是张仲景的弟子。
  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着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
  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成长与经歷】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
  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
  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着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歷代的经验良方。
  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着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着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着《脉经》,计十万多字,十卷,九十八篇。
  《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廿四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有两项】
  王叔和是魏晋之际的着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第一、是整理编辑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重新编次成书。
  二、是撰写中国医学文献中第一部专门讲求脉法的着作《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
  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
  卷二、三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
  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
  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
  卷六列述诸经病证。
  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
  卷八为杂病。
  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
  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大贡献有二】
  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其二: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
  此书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
  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
  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着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
  清•李延昰的《脉诀匯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
  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学术内容】
  《脉经》描述和区分了各种脉象。书中把脉象分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这基本上包括了人体寸口动脉所反映的各种症象,初步肯定了「寸口诊法」的定位诊断。
  王叔和还进一步引伸区分和掌握各种脉象是切脉的关键,而正确的诊断又是治疗的基础。为此,王叔和在《脉经》中把脉、症、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纠正了过去把脉学脱离医疗实践,孤立地以脉断症,或者将脉学神秘化等倾向。从此,脉学便成为诊断疾病的内在变化的科学依据。
  特别应值得后人重视的是《脉经》出现于玄学氾滥的魏晋时代,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运用《脉经》,王叔和还编写了《脉诀》、《脉赋》、《脉诀机要》及《小儿脉诀》等书。王叔和不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医疗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而且还特别强调对疾病的预防。
  《御览》载:「王叔和尝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虽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寻常所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彭亨短气,或至暴疾。至夏、秋分,少食肥腻饼臛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之类相仿。必时不必即病,入秋变节,阳消阳息,寒气总至,多至暴卒」。
  【一生评价】
  后世对王叔和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
  如喻嘉言攻击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褒之者则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尤其当该书处于存亡危急之际,王叔和使之保存并得以传世,其贡献之大不可泯灭。
  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
  宋•林亿曾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
  清•徐大椿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的确,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王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
  在其故乡山东省邹城市今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元杰出的医学家。
  【后世影响】
  王叔和着成的《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着。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緻,可见他脉学的造诣之深。他将脉象分为廿四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将诊法简单化了,但实际上,这是在对于医理深刻地推衍之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种创新,丰厚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证经验才是革新的根本,而且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成功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他在《脉经》序言中提到,诊脉是很难掌握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也就是将背会的脉学知识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的。这句话也成了千百代医家教授和学习脉学时的「警世」之言,对于业医者来说,几乎不可不知。
  在脉诊的艰苦学习中,习医者也能充分体会重在临床实践,不可纸上谈兵的重要性。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着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重大的成就。这位太医令,也堪称难得的人才,为学医者作出了榜样。
  在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之书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理论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确立脉学「寸口脉法」】
  脉诊是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断上的作用十分突出,是中医学的伟大成就之一。晋代王叔和对脉诊法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十万余字。分述脉形、诊脉方法、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的分辨,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其主要成就如下。
  【一、确立了「寸口脉法」】
  在《脉经》「独取寸口」思想影响下,规定了诊脉部位在寸口(即手腕处),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进而提出左、右手寸、关、尺与内脏相关的理论:
  寸 关 尺
  左 心 肝 肾
  右 肺 脾 命门
  这样就把脉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一个有理论的系统,成为后世中医诊脉的规范。
  【二、确定了脉象名称及指下标准】
  《脉经》首次将各种脉象归纳为24种,即:
  浮 芤 洪 滑 数 促 弦 紧 沉 伏 革 实 微 涩 细 软 弱 虚 散 缓 迟 结 代 动。同时还具体描述了脉象的指下感觉,如: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这样一来,就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非常有利于临床掌握其要领。
  【三、阐述了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
  王叔和对脉象主病作了大量专门的论述,其中有许多可贵的认识。他提出了脉象主病的原则是「迟则为寒,涩则少血,缓则为虚,洪则为热」等。
  此外,「代脉」主 病重,中风患者多见「紧脉」等认识,与今天临床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等患者所表现的脉像是一致的。脉与证由此统一起来。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邹县,一说济宁或山西高平)人,汉末至西晋年间名医。王叔和曾做过曹操的专职侍医,后来又当过王府侍医、皇室侍医,最后还升到太医令。
  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格沉静,博通医经方书,精研脉学及诊治疾病的技术,深刻懂得修身养生的道理。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有两项:
  第一是整理编辑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第二是撰写中国医学文献中第一部专门讲求脉法的着作《脉经》。
  【编整《伤寒》,有功千古】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巨着,由于当时的书都是写在书简上,加上连年战争,该书在成书不久后即毁于战火。
  王叔和做太医令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四处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的书籍原稿,最后终于把原书的大部分书稿(仍有部分残缺不全)都收集完整,并着手进行编辑整理。
  在修復原书的过程中,王叔和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名为《金匮玉函经》。对此,后代医家对其褒贬不一。
  褒之者如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金匮玉函经》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
  金・成无己《註解伤寒论・序》曰:
  「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秩。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
  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使后人无法得窥其原貌,如清・喻嘉言《尚论篇》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
  虽然各家对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一书有不同的见解,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危急存亡之际仍然能够保存下来,使后人能一窥仲景之学,延续中国传统医学的命脉,王叔和可谓功莫大矣。

二○一五年六月九日黄家骋识于经世书苑

《脉经》序 西晋.王叔和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証,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証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目录

《脉经》序

《脉经》第一卷
  脉形状指下秘决
  平脉早晏法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
  持脉轻重法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
  辨脉阴阳大法
  平虚实
  从横逆顺伏匿脉
  辨灾怪恐怖杂脉
  迟疾短长杂脉法
  平人得病所起
  诊病将瘥难已脉

《脉经》第二卷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
  平奇经八脉病

《脉经》第三卷
  肝胆部
  心小肠部
  脾胃部
  肺大肠部
  肾膀胱部

《脉经》第四卷
  辨三部九候脉证
  平杂病脉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
  诊四时相反脉证
  诊损至脉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
  诊百病死生诀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

《脉经》第五卷
  张仲景论脉
  扁鹊阴阳脉法
  扁鹊脉法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

《脉经》第六卷
  肝足厥阴经病证
  胆足少阳经病证
  心手少阴经病证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
  脾足太阴经病证
  胃足阳明经病证
  肺手太阴经病证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
  肾足少阴经病证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

《脉经》第七卷
  病不可发汗证
  病可发汗证
  病发汗以后证
  病不可吐证
  病可吐证
  病不可下证
  病可下证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
  病可温证
  病不可灸证
  病可灸证
  病不可刺证
  病可刺证
  病不可水证
  病可水证
  病不可火证
  病可火证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
  热病生死期日证
  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
  热病十逆死证
  热病至脉死日证
  热病脉损日死证

《脉经》第八卷
  平卒尸厥脉证
  平湿脉证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
  平霍乱转筋脉证
  平中风历节脉证
  平血痹虚劳脉证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
  平黄胆寒热疟脉证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
  平五脏积聚脉证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
  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

《脉经》第九卷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
  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
  平妇人病生死证
  平小儿杂病证

《脉经》第十卷
  上足三阳脉
  上足三阴脉
  上阳跷阴跷带脉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天文气象奇书乙巳占:观天象知吉凶与未来

天文气象奇书...

95 NT$475元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

9 NT$270元
易理针灸抗癌

易理针灸抗癌

95 NT$190元
卜筮全书新编

卜筮全书新编

9 NT$450元
眼科百问

眼科百问

9 NT$72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