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民俗宗教 > 禅与精神医学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禅与精神医学

prev next

禅与精神医学
  • 商品编号: dnda7398
    出版社: 东大
  • 作者: 平井富雄 着,许洋主 译
    出版日: 2003/06/01
    ISBN13: 9789571927398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48x210mm
    页数: 220
  • 定价:  NT$17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153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5704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坐禅直令人开明心地,捨离迷悟廓然莹彻
身心和谐是现代人所极需要、但又难以获致的境地;然而,一种简易的坐禅却产生了莫大的功效,让人心地开明、廓然莹彻。本书从心理科学的理论来检视坐禅的奥妙,并从具体的医疗实例及脑波变化来验证理论,不仅为精神医学的领域开拓了新风貌,更为坐禅提供了精神科学的基础。

译序

  在我们的社会中,谎言充斥;真的是处处时时都可能有人在打妄语。年轻时,有一位熟识的天主教神父以英语对我说:“You have to trust people, but not so much。”很庆幸,在涉世未深时能听到这样富有生活智慧的话语。然而,也很悲哀,这句话直到我进入老年后还很适用。“You have to trust people”是伦理实践的教谕,而“but not so much”是实际行动的警醒;前者是理想,后者则是现实。所以,“You have to trust people, but not so much”可以说是一句理想和现实都照顾到的警世语。然而,在人类社会中需要「警世」,不正道出人与人之间不能完全互相信赖的实况吗?从这点来说,当前,人确实不是完美的,人所处的世界也确实不是完善的。人要完美、世界要完善,都是此后必须长期不断努力才有可能的;难怪佛教说成佛之前需歷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阿僧祇衹是梵文asumkhyeya的音译,含有「无数」、「难以订数」的意思。」)
  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机会找到美好的东西,例如:在柏油路上看到一根长得翠绿的小草,或在一本不列于畅销书排行榜内的小书中读到一句震撼整个人的文章,……。对于前者,我们要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慈悲力;对于后者,则要感激作者怜悯人世的柔软心。这些都具有提振脆弱心灵、令转弱为强的大能大力。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拨空专诚去找那根长得翠绿的草、那句震撼整个人的文章……,而不要整天处在一堆漂亮却容易凋谢的花丛中,更不要处在一堆不卫生的无聊的八卦话题——不论是用嘴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中吧。
  从分量看,《禅与精神医学》是一本小书,但从内容看,却是一本很有帮助的着作。它是有科学依据的佛教书籍。作者在书中记述他以科学方法证明坐禅有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并依据莹山禅师的《坐禅用心记》指出坐禅时应注意的事项。无可否认的,罹患精神疾病后的治疗过程,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大煎熬、大折磨。想避免事后受煎熬、折磨,就必须事前去找翠绿的小草,二根比一根好,三根比二根好……,或去找震撼整个人的文章,二句比一句好,三句比二句好……。自SARS爆发以来,有些人对SARS的恐慌心理比疫情似乎更严重,可以说已显露出精神疾病的徵兆了。在向站在防疫第一线的医护菩萨致上无量无数的敬意与赞嘆之际,盼望人们也能把他们那份出于无知私心的恐慌放下,转而去关怀那些已遭难、正遭难以及将遭难的人,为他们也为有一天可能遭难的自己祈祷发愿。
  确实,在世间,没有一件事能完全自力完成。本书的翻译,出版得到许多人的协助。谨在此向他们致谢。
许洋主
2003年5月12日晨于台北

「学术文库」版绪言

  我想没有一个时代像一九九○年代以来的时代那样,把人类意识的转换视为必要的吧。因技术革命、资讯化、电脑化所带来的新现象,正一波接着一波地挑战人们的既有概念与想法,并且硬闯入我们的生活中。
  就在人们一边以评论家似的旁观口吻,称唿这些新现象是尖端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恶」、「压力」……,同时试着从压力中逃开时,心却和社会脉动产生扞格,在无益的纷扰中欠缺安定,越来越不能以安定的心情生活。
  李斯曼说这样的人正陷入「同一性的扩散」中(《孤独的群众》),并警告这样的人将与社会脱节,失去自我。
  可是,每个人要怎样做才能以各自的力量达成意识的转换呢?我们注意到讲述立命之道的坐禅(禅观),从探究它在大脑生理学上的过程与根据,试着找出可能的方法,而且也获得了大致的结果(拙着《座禅的科学》,讲谈社,昭和五十七年)。现在将这些结果摘要记录于下:一、藉由坐禅修行发现在脑波上明示意识转换的特异波型;二、此时脑的机能完全安定;三、不执着于固定的观念,能冷静且瞬时即应地应付新刺激,而内心绝对安定不乱。
  我依据这些结果,分析了许多禅书,想找出是否有人捕捉到了坐禅(禅观)所教导的坐禅方法到意识转换的过程,以及转换后的意识的真相,结果我找到了莹山禅师所写的《坐禅用心记》。
  这虽是一本小书,但此书以汉文书写,我必须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把它读完并读懂。而且,但也因此了解到这本书既详实叙述了正确的坐禅方法,对于内心修为到开悟之间的种种过程,乃至开悟的境地,都作了极为适切的实践性解说。
  不只如此,我并且发现,莹山禅师甚至在书中暗示,人们藉着修行而徐徐变化的意识,恰如患者的心藉着我们精神科医生所採用的精神疗法,而逐渐恢復自立性和同一性,终于能重新踏入社会矻立不败,而从苦脑解脱出来。所以我便有了想法:一定要结合坐禅与其医学根据,求得内心的安定与意识的转换,那对心理健康该多好啊。
  刚好那时,大本山总持寺出版部的垣内善胜师委託我「在曹洞宗的机关杂志《跳龙》,从精神医学的角度,对《坐禅用心记》做一番解说」。我认为这是大好机会,于是概然应允,以后每个月一次,歷经两年,我在这份杂志上,一面动用我在精神医疗上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我在精神医学上的全部研究成果,一面持续努力完成这个艰难的工作。很幸运,这个连载获得很高的评价,也获得容易被现代人读懂的称赞。又,在连载结束后,总持寺出版部和日贸出版社社长吉崎巖氏建议我将连载的文章辑成一册发表。由于吉崎氏的热忱,我就让日贸出版社将此书印行,书名题为《观想与人间学的推荐》,而那时,我也设法加上原文的现代语译(大意),俾令更多的人现解。此「书」是我对坐禅作精神医学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是促使我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开端。现今这本书被列为讲谈社「学术文库」中的一册,再度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觉得很光荣,也很欢喜。我一面在心里祈祷,它直到下一世纪都成为我们的「心之书」,一面为佛缘之深而感动。
  最后要特别写出,我这次多亏垣内善胜师和总持出版部的诸位大德、日贸出版社的吉崎氏和渡部代津子氏等,以及故桥本惠存老师提倡《坐禅用心记》的帮助,而且在连载期间得自禅宗派中诸位僧侣的教示也发挥了很大的参考效用。又,学术文库出版部长池水阳一和布宫满子氏等有关的各位,在将本书收录为学术文库的一册时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对他们也由衷表示感谢,我诚心诚意地期望本书能成为今后许多生活在困难时代的人的精神粮食。
平井富雄
平成二年三月八日

原序

  现代的日本禅宗有曹洞宗和临济宗两大宗派。然而,它们理应出自同源。现在,「出自同源」这点似乎已被忘掉,在我们开始对坐禅作科学性的研究后不久,就已发觉到这种情形。
  曹洞宗的诸位大德对我们的科学性研究始终给予协助。可是,属于临济宗的禅师,虽然他们并不反对我们做这样的研究,但他们说:禅宗主张「不立文字」,那种开悟的境界很难用语言表达,你们能理解吗?总之,他们的态度保守且带质疑。虽然不能说哪一宗派的说法正确,但对出自同源的两大禅字宗派在对立的立场,我觉得非常遗憾。因为根据我们所作的科学性研究,我们得到的证据是以证明这两大宗派之间几乎没有大差异,毋宁可认为他们是相同的。这一点,不晓得是因为曹洞宗比较宽呢?还是因为对自己的修行含有日本禅学的科学性深具信心,所以很自然地表现得如此。
  对我们研究禅观所得到的科学性成果首先给予评价的,虽然是外国的精神医学家、心理学家,但同时,属于曹洞宗的有心人士也做出很高的评价。在文部省支付科学研究费时,我们定出与那个金额相称的密集研究计划,但响应我们这个请求的,从宗派上来说,主要是曹洞宗的诸位大德。从中,老实说,我们发觉到了禅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当然,必须附带表明,我们也从临济宗中抱持相同理念的人士获得协助。但是,很遗憾,那些人士都是在家「居士」,他们和宗派没有密切关系。
  这点暂且不论。我们对坐禅(禅观)所作的科学性研究,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评价。我依据我的专业精神医学和脑生理学的立场,叙述其中的详细情形,并发表以欧洲的文字写成的两册专书。我觉得这在现在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注意到这件事的,是大本山总持寺出版部的月刊《跳龙)的编辑组。编辑组要求我重新——更恰当地说法是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改以浅显的文字——对莹山禅师的《坐禅用心记》做说明,事实上,我对这样的要求抱持某种使命感。于是我开始执笔写作。我的文章在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的月刊《跳龙》连载,歷经两年。我一面受到《跳龙》编辑组中建议我这样做的佐藤俊明、松浦英文、垣内善胜,以及石川大玄等诸位大德的鼓励,一面逐渐进行写作。
  这本书确实是现代日本的医学和佛教合力完成的结果。而且,我对本书能以明确的科学语言说出佛门中那些熟知心理健康密诀的开悟人士的内心世界,由衷感激。我这番心情已在昭和五十三年十二月出刊的《跳龙》上表明过,那一期的《跳龙》登了我那篇题为〈终章〉的文章,因此,我仍旧将它引用于下,以显示我的本意。那篇文章大概如下。
  即使我对坐禅所作的科学性研究在国际上获得多高的评价,我依然是禅佛教的门外汉。能像这样获得机会,以现代风格,以及从我所擅长的精神医学的领域出发,整理介绍莹山禅师的名着(现在的我完全能肯定),这在十年前恐怕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想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十年前的我能够成就的「事」。那时候,我持续在读许多老师对《坐禅用心记》作解说的着作。为了对坐禅作脑波学的研究,阅读这种书对我而言,一定是绝对必要的。我读那些书,就像我读有关脑波的文献那样。老实说,我当时对它们的印象是:「非常艰难」。
  然而,我很幸运有机会接触到因为贊同我们的「坐禅之科学性研究」的主旨,并积极地成为「被检查者」(或许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说法,但事实如此)的老师以及修行僧。
  不只如此。进行「研究」的机会,每次也都是「接心」的时候。因此,我很自然地将研究委託同事,而自己获得「打坐」的经验。另外也静听老师的提倡。坦白说,在开始时,我的所做所为都徒具形式而已。然而,我不知不觉发现,在坐禅的「我」之中,有某种变化产生。
  那就是我注意到之前「脆弱的」我,以及只顾用功、视野狭窄的我。我这样说,绝对没有说得过火。因为我体悟到作为一位解决「生病的心」的精神医师,如果不能捕捉到人心的动向及微妙是不行的。从此,「宗教性」便在我的内心萌芽了。
  一方面,对坐禅所作的科学性研究,都是凭藉有才能的同事之力,针对许多佛门大德顺利进展下去的。从脑波的记录、有关唿吸以及自律神经的资料加上心理测验,到坐禅时尿液的分析,各式各样的结果都陆续地被蒐集起来。
  这回轮到我将这些作相互对照,试着找出深藏其中的科学性,这确实是一件不得了的工作,但只要照资料所显示去做客观的处理就行,可以说只要运用我的专业领域的方法就绰绰有余。
  就这样,我们到现在已发表了若干篇英文的论文,以及两册我自己用英文写的书。我们所得到的迴响很大。虽然这样做不无追逐当时国际上的「热潮」之嫌。但是,如本连载中所述,我们确实引起了西方专家学者和精神科医生的注意。
  我不是在此以得意洋洋的心态叙述这件事。实际上我在此只想强调一点,即:从成堆的「数据资料」所作的科学分析结果,绝大部分都是莹山禅师在《坐禅用心记》中早已揭露的,再以图表和数字加以实证而已。从海外学者重视的程度来看,我想可以说他们已经了解到《坐禅用心记》所记述的内容不只是思辩,而是富有科学性的语言?
  在此,我认为禅佛教本来就具有的科学性(这是指普遍妥当性),是能在属于宗教的「禅」之中发现到的。那绝对不是教义。因为虽有过去基督教敌视、压迫科学的史实,但在禅佛教中没有这样的事。我想,禅佛教可以说是把科学性纳入其中的「宗教」的理由就在于此。
  莹山禅师的「教诲」确实是这样的。我对「打坐」的自我体验,和他的「教诲」所指导的一模一样。身为精神科医生的我,平素常接触到心理不健全的人,并要想办法来治疗他们。我不能在治疗上实际利用禅观所具有的科学性吗?我曾针对这个课题发表过二、三着作。而且,我到现在还在探究它。或许我会被认为狂妄自大,但以心理健康为出发点,而把有关心的科学所认可的事教给现代人,这不就是佛所说的慈悲吗?
  这就是门外汉的我敢把自己的文章题为〈新.坐禅用心记〉,尝试在《跳龙》连载两年的理由。并且一贯以这样的立场,一面理解莹山禅师的说法,一面继续连载。这是因为我发觉到我在文章中所举的诸多精神病理现象,都可以在禅师的字里行间找到解脱的方法。我现在深切地感悟到,莹山禅师那含蓄深、意味广的「教诲」的确被浓缩而叙述于《坐禅用心记》之中。
  我的文章是否完全反应了禅师的「教诲」,有待诸位大德的批判。但是,如果「本书」能以某些形式,以及在种种意义下,对诸位大德有丝毫的助益,那么我会由衷地感激,同时我也希望终生能继续珍惜地保持我——遭遇佛缘的医学者——的本心。
平井富雄

目录

译者序
「学术文库」版绪言
原序
何谓坐禅
身心脱落——不执着的心
不曾知名——何谓佛性
全身独露——生与死
虚空终无内外——心的防卫机制
唯心与唯身,不说异与同——心与身
身露相分——在佛心中的现代知性
心如海水,身如波浪——回復生命感情的挣扎
光明终圆照——有益健康的不安,有益的压力
三昧王三昧——三昧的心理
似还家稳坐——无意识的世界
坐禅者,是明己也——觉悟与潜意识
止无思,身应无事——身心健康法
「默照体验」的科学——坐禅与脑波
须休善恶之思——强迫观念
妄缘尽时,妄心随灭——脱俗之心
般若之智慧——智慧和知性的生活
自虽为净心因缘——主动性的注意集中和被动性的注意集中
调心之至要——快乐追求本能
调身之要术——他力本愿的健康法
众生皆有佛性——自以为是的傲慢
调息之法——息的构造与身心
念息不调之病——悟非幻觉(禅病)
安心于鼻端丹田——禅病之预防
多则皆乱止之因缘——易陷入禅病的类型
散心乱念——心、震撼
探道之止——不容易的「安乐法门」
憍慢、我慢、法慢——理智上贪心不足的人
只管打坐——「断烦恼」的异说
莫说——坐禅的科学性
意尽理穷处——真正的现实性
超圣凡之格式,出迷悟之情量——宗教和现实的衔接点
山地无相之戒——冥想的科学性意义
若欲坐禅——坐禅与自律训练法
放捨心意识——摆脱束縳
应该端坐——坐禅的实践
如何思量——拘泥的精神病理
思量不思量底——宇宙的潜意识与不思量
在脑波上所看见到的坐禅时的意识转换
道元禅师与莹山禅师的相异处
坐禅和意识的变化
起坐经行——禅观与睡眠
精神病与情结
止若散乱时——解开情结与证悟
至祷!至祷! 莹山禅师的生死观
后记
附录:《坐禅用心记》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道破天机系列2:周易堪舆、阴宅印证

道破天机系列...

9 NT$1800元
金丹大道

金丹大道

9 NT$90元
仙道鍊金术房中法

仙道鍊金术房...

9 NT$270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