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中国传统 > 新译干坤经传通释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新译干坤经传通释

prev next

新译干坤经传通释
  • 商品编号: smin7773
    出版社: 三民
  • 作者: 黄庆萱
    出版日: 2007/08/01
    ISBN13: 9789571447773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50x210mm
    页数: 340
  • 定价:  NT$230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 NT$207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6277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周易》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一部智慧宝典,向来被称为群经之首。从文献学的立场来看,《周易》的确是经典中的经典,根源里的根源。不读《周易》,即谈不上了解中华文化。《周易》包含「经」与「传」两部分,其基本概念,几乎全在干坤二卦中。《繫辞传》说:「干以易知,坤以简能。」、「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干坤,其易之缊耶!」、「干坤,其《易》之门耶!」因此掌握干坤二卦的义理,才能进入《周易》之门,以窥其殿堂之宏伟,宝藏之丰美。本书乃黄庆萱教授继《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周易读本》、《周易纵横谈》三书之后,《周易》研究的最新力作。依据汉儒费直、郑玄以传说经的理念,採用清儒朱骏声以传附经的方法,将《十翼》有关干坤的部分,分别录置在二卦各卦爻辞之后,目的在「使学者寻思易了」,对古人之说干坤二卦有一通盘之认识。全书徵引详尽,释义通透,「注释」、「语译」之后并附有甚具参照价值之「古义」,堪称是读者学习《易经》之最佳指南。

导言(节录)
  最后说明一下《周易》经传的编次和本书一些特别安排。《汉书‧艺文志‧六艺略》首列:「《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施雠、孟喜、梁丘贺都是汉宣帝时人。那时《周易》第一篇、第二篇是「经」,第三篇到第十二篇是「十翼」,经传是分开的。《汉书‧儒林传》略云:「费直治《易》为郎,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之言解说上下经。」想来只是以传说经,没有写成文字的章句,更谈不上篇次的变更。《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记帝幸太学,问:「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虽圣贤不同,其所释经义一也。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易》博士淳于俊回答说:「郑玄合《彖》、《象》于经者,欲使学者寻思易了也。」郑玄继承费直以传说经的理念,所着《周易注》,已把《彖》、《象》移置于《卦爻辞》之后,《周易》篇次才有所改变。到了王弼《周易注》,更进一步把《文言》附在干、坤二卦之后。程颐《伊川易传》连《序卦传》也分别引录于相关各卦之首。清儒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更摘取《繫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中与各卦相关的文句,置于该卦之前;割裂《彖传》、《大象传》分置各相关卦《卦辞》之后,《小象传》分置各爻《爻辞》之后。《文言传》则分置干坤《卦辞》、干六爻《爻辞》、与《用辞》之后。以传附经,朱骏声所作可算最彻底的了!我这本《新译干坤经传通释》,把《十翼》有关干坤者,全部录置在二卦《卦辞》、十二爻《爻辞》及《用辞》之后,正是依据费直以传说经的理念,採用朱骏声以传附经的方法,目的在「使学者寻思易了」,对古人之说干坤两卦有一个通盘的认识。已熟悉《周易》古十二卷本或王弼《注》本的读者,这样编排也许不太习惯,所以书前编了详细的目次。特别要说的是:《繫辞传》下面的章名,是我加上去的,大抵摘取该章首句或主旨简约而成。〈繫辞传〉之说干坤,多连成一气。我把「概论」性质的置于干卦之下,把「较论」性质的置于坤卦之下。「注释」、「语译」之后,附录「古义」,则取自杨树达《周易古义》,并一一校以所据原书,偶有增益。书后附录《周易本义‧筮仪》、《周易启蒙‧考变占第四》,皆录自朱熹之书,所以明占筮。虽说不占,但其「本」不可不知。
  我七十岁从臺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开始改写旧作。二○○二年,《修辞学》增订三版出版。接?就改写《周易读本》,至今(二○○七)五年,才完成了这本《新译干坤经传通释》。干卦据《读本》改写了十次,坤卦改写了三次,内子德莹不厌其烦在电脑上为我打字,教我感激不尽。在八十八岁前完成《周易六十四卦经传通释》的愿望,不知能否遂愿。干坤之单行,古已有之。《隋书‧经籍志》就着录有《周易干坤义》,南齐刘瓛撰。近代大儒熊十力先生也有《干坤衍》一书,刊行于世。因此我就央请三民书局把《新译干坤经传通释》先行出版。希望读者先进有所教益,好作为我改写《周易六十四卦经传通释》的南针,我会一卦一卦写下去的。
二○○七年六月于臺北新店见南山居

导 言
干卦经传通释
卦 辞
彖 传
象 传
文言传
繫辞传上
天尊地卑章
易准天地章
阴阳之道章
天地之数章
干坤易缊章
繫辞传下
干坤易门章
说卦传
穷理尽性章
六位成章章
天地定位章
干德干象各章
序卦传
杂卦传
初九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九二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九三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九四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九五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上九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繫辞传
用九用辞
象 传
文言传
坤卦经传通释
卦 辞
彖 传
象 传
文言传
繫辞传上
广大变通章
崇德广业章
开物成务章
繫辞传下
八卦成列章
黄帝衣裳章
干健坤顺章
说卦传
坤德坤象各章
序卦传
杂卦传
初六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六二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六三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六四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六五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上六爻辞
象 传
文言传
用六用辞
象 传

附录一 《周易本义》卷首所载《筮仪》
附录二 《周易启蒙‧考变占第四》(节录)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