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堪舆阳宅 > 三元真谛稿本:读地理辨正指南【原(彩)色本】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浏览纪录

三元真谛稿本:读地理辨正指南【原(彩)色本】

prev next

三元真谛稿本:读地理辨正指南【原(彩)色本】
  • 商品编号: xyt7004
    出版社: 心一堂
  • 作者: 民国 王元极
    出版日: 2015/08/26
    ISBN13: 9789888317004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170x230mm
    页数: 86
  • 定价:  NT$1498元
    匯率参考:  换算成人民币
  • 优惠价:  95 NT$1423元
  • 商品库存: 1
  •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 点击数: 7955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三元真谛稿本—读地理辨正指南,【民国】王元极撰。原线装一册不分卷。精写稿绘本,未刊稿。虚白庐藏本。
  王元极,字建五,号守一野人,四川建阳人。生于【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约卒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经、史、子、集,「工诗文,性疏野」。精堪舆、天文(推步、历算)。乃当时四川堪舆名家。与友周宗璞、杨天祐于四川成都开设天昌馆,每年出版历书:《天星七政参合干支正宗选择通书》、为人选日课、选地,发明研制匾浑天仪。亦授课堪舆、天星选择,从学者众。着有《三元真谛(读地理辨正指南)》、《三元阳宅萃篇》、《增批地理冰海》、《挨星金口诀》、《伪法丛谈》、《校补天元选择辨正》、《天星七政参合干支正宗选择通书》等。门人有郑元周、许昌义、周性天、王之瑷、冯家华、张义尚等。
  王元极声誉极隆,当地被誉为蒋大鸿、章仲山后第一人。近人霍斐然云清末民初四川有两个「大易」,王氏即其一。近人张义尚曾从师多人:「……谓元极而臻其顶。师作《挨星金口诀》,确能贯通《(地理)辨正》一书而无惑,故师之门徒遍天下。其《伪法丛谈》……《三元阳宅萃编》等,亦流通甚广。元极师相貌奇古,于地学三元派玄空大卦、挨星五行之法,探研四十余载,发明之后,以之遍验二十四(山)名坟之兴衰成败时节因缘,皆一一符合。」
  王元极堪舆之学,宗三元玄空家蒋大鸿。力辟三合、小玄空之说,也反对张心言六十四卦之说。认为「蒋子以来,千百中得诀者不过一二人。」除蒋大鸿着述外,推崇【清】姚铭三《地理辨正再辨》、【清】章仲山《地理辨正直解》、【清】尹一勺《地理辨正补义》、【清】周梅樑《地理仁孝必读》、【清】高守中《地理冰海》。认为「三元真传:一下卦,一起星,尽之矣。」其挨星诀,以三般卦分天地人起盘,山水分用,不同紫白飞星法,亦不同四川之《玉函通秘》一派作法。引章氏《地理辨正直解》:「盖挨星是以得时得令之星,安于合时合局之水。」证俗传之非。
  《三元真谛》、《挨星金口诀》、《三元阳宅萃篇》三书均是王氏授徙力作,并未公开发售。其中「《三元真谛》,则天律有禁。虽刊板亦未敢轻以出售云。」本书内容直接了当,道出三元玄空家之秘,简单明暸,一洗数百年来地理书守秘之风。而本精写稿绘本更是《三元真谛》、《挨星金口诀》二书的稿本,更是秘中之秘,内容直揭「三大卦、大玄空五行、七星打劫、四大水口、挨星」之秘,页数不多,却是字字千金,披肝露胆,诚是习三元玄空家者必读。稿本原封面题记尚记载民国时曾有军政要人,愿出三百银元求本书秘诀,可见王氏当时堪舆家中地位及本书之珍贵!
  为令此稀见钞本不致湮没,特以最新技术清理、修復版面以原色(彩色)精印,一以作术数资料保存,一以供同道中人参考研究。  

心一堂术数古籍珍本整理丛刊 总序

术数定义
  术数,大概可谓以「推算(推演)、预测人(个人、群体、国家等)、事、物、自然现象、时间、空间方位等规律及气数,并或通过种种『方术』,从而达致趋吉避凶或某种特定目的」之知识体系和方法。

术数类别
  我国术数的内容类别,歷代不尽相同,例如《汉书.艺文志》中载,汉代术数有六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至清代《四库全书》,术数类则有: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等,其他如《后汉书.方术部》、《艺文类聚.方术部》、《太平御览.方术部》等,对于术数的分类,皆有差异。古代多把天文、历谱、及部分数学均归入术数类,而民间流行亦视传统医学作为术数的一环;此外,有些术数与宗教中的方术亦往往难以分开。现代民间则常将各种术数归纳为五大类别:命、卜、相、医、山,通称「五术」。
  本丛刊在《四库全书》的分类基础上,将术数分为九大类别:占筮、星命、相术、堪舆、选择、三式、谶讳、理数(阴阳五行)、杂术(其他)。而未收天文、历谱、算术、宗教方术、医学。

术数思想与发展——从术到学,乃至合道
  我国术数是由上古的占星、卜筮、形法等术发展下来的。其中卜筮之术,是歷经夏商周三代而通过「龟卜、蓍筮」得出卜(筮)辞的一种预测(吉凶成败)术,之后归纳并结集成书,此即现传之《易经》。经过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受到当时诸子百家的影响、儒家的推祟,遂有《易传》等的出现,原本是卜筮术书的《易经》,被提升及解读成有包涵「天地之道(理)」之学。因此,《易.繫辞传》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汉代以后,易学中的阴阳学说,与五行、九宫、干支、气运、灾变、律历、卦气、谶纬、天人感应说等相结合,形成易学中象数系统。而其他原与《易经》本来没有关系的术数,如占星、形法、选择,亦渐渐以易理(象数学说)为依归。《四库全书.易类小序》云:「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尅制化。实皆《易》之支派,傅以杂说耳。」至此,术数可谓已由「术」发展成「学」。
  及至宋代,术数理论与理学中的河图洛书、太极图、邵雍先天之学及皇极经世等学说给合,通过术数以演绎理学中「天地中有一太极,万物中各有一太极」(《朱子语类》)的思想。术数理论不单已发展至十分成熟,而且也从其学理中衍生一些新的方法或理论,如《梅花易数》、《河洛理数》等。
  在传统上,术数功能往往不止于仅仅作为趋吉避凶的方术,及「能弥纶天地之道」的学问,亦有其「修心养性」的功能,「与道合一」(修道)的内涵。《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数之意义,不单是外在的算数、歷数、气数,而是与理学中同等的「道」、「理」——心性的功能,北宋理气家邵雍对此多有发挥:「圣人之心,是亦数也」、「万化万事生乎心」、「心为太极」。《观物外篇》「先天之学,心法也。……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心一而不分,则能应万物。」反过来说,宋代的术数理论,受到当时理学、佛道及宋易影响,认为心性本质上是等同天地之太极。天地万物气数规律,能通过内观自心而有所感知,即是内心也已具备有术数的推演及预测、感知能力;相传是邵雍所创之《梅花易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易.文言传》已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至汉代流行的灾变说及谶纬说,我国数千年来都认为天灾,异常天象(自然现象),皆与一国或一地的施政者失德有关;下至家族、个人之盛衰,也都与一族一人之德行修养有关。因此,我国术数中除了吉凶盛衰理数之外,人心的德行修养,也是趋吉避凶的一个关键因素。

术数与宗教、修道
  在这种思想之下,我国术数不单只是附属于巫术或宗教行为的方术,又往往是一种宗教的修炼手段——通过术数,以知阴阳,乃至合阴阳(道)。「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例如,「奇门遁甲」术中,即分为「术奇门」与「法奇门」两大类。「法奇门」中有大量道教中符箓、手印、存想、内炼的内容。是道教内丹外法的一种重要外法修炼体系。甚至在雷法-系的修炼上,亦大量应用了术数内容。此外,相术、堪舆术中也有修炼望气(气的形状、颜色)的方法;堪舆家除了选择阴阳宅之吉凶外,也有道教中选择适合修道环境(法、财、侣、地中的地)的方法,以至通过堪舆术观察天地山川阴阳之气,亦成为领悟阴阳金丹大道的一途。

易学体系以外的术数与的少数民族的术数
  我国术数中,也有不用或不全用易理作为其理论依据的,如扬雄的《太玄》、司马光的《潜虚》。也有一些占卜法、杂术不属于《易经》系统,不过对后世影响较少而已。
  外来宗教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虽受汉文化影响(如阴阳、五行、二十八宿等学说。)但仍自成系统的术数,如古代的西夏、突厥、吐鲁番等占卜及星占术。藏族中有多种藏传佛教占卜术、苯教占卜术、择吉术、推命术、相术等;北方少数民族有萨满教占卜术;不少少数民族如水族、白族、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皆有占鸡(卦)草卜、鸡蛋卜等术,纳西族的占星术、占卜术,彝族毕摩的推命术、占卜术……等等,都是属于《易经》体系以外的术数。相对上,外国传入的术数以及其理论,对我国术数影响更大。

历法、推步术与外来术数的影响
  我国的术数与历法的关系非常紧密。早期的术数中,很多是利用星宿或星宿组合的位置(如某星在某州或某宫某度)付予某种吉凶意义,并据之以推演,例如岁星(木星)、月将(某月太阳所躔之宫次)等。不过,由于不同的古代历法推步的误差及岁差的问题,若干年后,其术数所用之星辰的位置,已与真实星辰的位置不一样了;此如岁星(木星),早期的历法及术数以十二年为一周期(以应地支),与木星真实週期十一点八六年。每几十年便错一宫。后来术家又设一「太岁」的假想星体来解决,是岁星运行的相反,週期亦刚好是十二年。而术数中的神煞,很多即是根据太岁的位置而定。又如六壬术中的「月将」,原是立春节气后太阳躔娵訾之次而称作「登明亥将」,至宋代,因岁差的关系,要到雨水节气后太阳才躔娵訾之次,当时沈括提出了修正,但明清时六壬术中「月将」仍然沿用宋代沈括修正的起法没有再修正。
  由于以真实星象周期的推步术是非常繁复,而且古代星象推步术本身亦有不少误差,大多数术数除依历书保留了太阳(节气)、太阴(月相)的简单宫次计算外,渐渐形成根据干支、日月等的各自起例,以起出其他具有不同含义的众多假想星象及神煞系统。唐宋以后,我国绝大部分术数都主要沿用这一系统,也出现了不少完全脱离真实星象的术数,如《子平术》、《紫微斗数》、《铁版神数》等。后来就连一些利用真实星辰位置的术数,如《七政四余术》及选择法中的《天星选择》,也已与假想星象及神煞混合而使用了。
  随着古代外国历(推步)、术数的传入,如唐代传入的印度历法及术数,元代传入的回回历等,其中我国占星术便吸收了印度占星术中罗睺星、计都星等而形成四余星,又通过阿拉伯占星术而吸收了其中来自希腊、巴比伦占星术的黄道十二宫、四大(四元素)学说(地、水、火、风),并与我国传统的二十八宿、五行说、神煞系统并存而形成《七政四余术》。此外,一些术数中的北斗星名。不用我国传统的星名: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而是使用来自印度梵文所译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等,此明显是受到唐代从印度传入的历法及占星术所影响。如星命术中的《紫微斗数》及堪舆术中的《撼龙经》等文献中,其星皆用印度译名。及至清初《时宪历》。置闰之法则改用西法「定气」。清代以后的术数,又作过不少的调整。
  此外,我国相术中的面相术、手相术,唐宋之际受印度相术影响颇大,至民国初年,又通过翻译欧西、日本的相术书籍而大量吸收欧西相术的内容,形成了现代我国坊间流行的新式相术。

阴阳学——术数在古代、官方管理及外国的影响
  术数在古代社会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层面不单只是某一阶层、某一职业、某一年龄的人。而是上自帝王,下至普通百姓,从出生到死亡,不论是生活上的小事如洗髮、出行等。大事如建房、入伙、出兵等,从个人、家族以至国家,从天文、气象、地理到人事、军事,从民俗、学术到宗教,都离不开术数的应用。我国最晚在唐代开始,已把以上术数之学,称作阴阳(学)。行术数者称阴阳人。(敦煌文书、斯四三二七唐《师师漫语话》:「以下说阴阳人谩语话」,此说法后来传入日本.今日本人称行术数者为「阴阳师」)。一直到了清末,钦天监中负责阴阳术数的官员中,以及民间术数之士,仍名阴阳生。
  古代政府的中钦天监(司天监)。除了负责天文、历法、舆地之外,亦精通其他如星占、选择、堪舆等术数,除在皇室人员及朝庭中应用外,也定期颁行日书、修定术数,使民间对于天文、日历用事吉凶及使用其他术数时,有所依从。
  我国古代政府对官方及民间阴阳学及阴阳官员,从其内容、人员的选拔、培训、认证、考核、律法监管等,都有制度。至明清两代,其制度更为完善、严格。
  宋代官学之中,课中已有阴阳学及其考试的内容。(宋徽宗崇宁三年[一一零四年〕崇宁算学令:「诸学生习……并历算、三式、天文书。」「诸试……三式即射覆及预占三日阴阳风雨。天文即预定一月或一季分野灾祥,并以依经备草合间为通。」
  金代司天臺,从民间「草泽人」(即民间习术数人士)考试选拔:「其试之制,以《宣明历》试推步。及《婚书》、《地理新书》试合婚、安葬,并《易》筮法,六壬课、三命、五星之术。」(《金史》卷五十一.志第三十二.选举一)
  元代为进一步加强官方阴阳学对民间的影响、管理、控制及培育,除沿袭宋代、金代在司天监掌管阴阳学及中央的官学阴阳学课程之外,更在地方上增设阴阳学课程(《元史.选举志一》:「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夏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地方上也设阴阳学教授员,培育及管辖地方阴阳人。(《元史.选举志一》:「(元仁宗)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员,凡阴阳人皆管辖之,而上属于太史焉。」)自此,民间的阴阳术士(阴阳人),被纳入官方的管辖之下。
  至明清两代,阴阳学制度更为完善。中央钦天监掌管阴阳学,明代地方县设阴阳学正术,各州设阴阳学典术,各县设阴阳学训术。阴阳人从地方阴阳学肆业或被选拔出来后,再送到钦天监考试。(《大明会典》卷二二三:「凡天下府州县举到阴阳人堪任正术等官者,俱从吏部送(钦天监),考中,送回选用;不中者发回原籍为民,原保官吏治罪。」)清代大致沿用明制,凡阴阳术数之流,悉归中央钦天监及地方阴阳官员管理、培训、认证。至今尚有「绍兴府阴阳印」,「东光县阴阳学记」等明代铜印,及某某县某某之清代阴阳执照等传世。
  清代钦天监漏刻科对官员要求甚为严格。《大清会典》「国子监」规定:「凡算学之教,设肄业生。满洲十有二人,蒙古、汉军各六人。于各旗官学内考取。汉十有二人,于举人、贡监生童内考取。附学生二十四人,由钦天监选送。教以天文演算法诸书,五年学业有成,举人引见以钦天监博士用,贡监生童以天文生补用。」学生在官学肄业、贡监生肄业或考得举人后,经过了五年对天文、算法、阴阳学的学习,其中精通阴阳术数者,会送往漏刻科。而在钦天监供职的官员,《大清会典则例》「钦天监」规定:「本监官生三年考核一次,术业精通者,保题升用。不及者。停其升转,再加学习。如能黾勉供职,即予开復。仍不及者,降职一等,再令学习三年.能习熟者,准予开復,仍不能者,黜退。」除定期考核以定其升用降职外。《大清律例》中对阴阳术士不准确的推断(妄言祸福)是要治罪的。《大清律例.一七八.术七.妄言祸福》:「凡阴阳术士,不许于大小文武官员之家妄言祸福,违者杖一百。其依经推算星命卜课,不在禁限。」大小文武官员延请的阴阳术士,自然是以钦天监漏刻科官员或地方阴阳官员为主。
  官方阴阳学制度也影响邻国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一直到了民国时期,邻国仍然沿用着我国的多种术数。而我国的汉族术数,在古代甚至影响遍及西夏、突厥、吐蕃、阿拉伯、印度、东南亚诸国。

术数研究
  术数在我国古代社会虽然影响深远,「是传统中国理念中的一门科学,从传统的阴阳、五行、九宫、八卦、河图、洛书等观念作大自然的研究。……传统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炼丹术等,要到上世纪中叶始受世界学者肯定。可是,术数还未受到应得的注意。术数在传统中国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甚至军事史都有一定的影响。……更进一步了解术数,我们将更能了解中国歷史的全貌。」(何丙郁《术数、天文与医学中国科技史的新视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可是术​​数至今一直不受正统学界所重视,加上术家藏秘自珍,又扬言天机不可洩漏。「(术数)乃吾国科学与哲学融贯而成一种学说,数千年来传衍嬗变,或隐或现,全赖一二有心人为之继续维繫,赖以不绝,其中确有学术上研究之价值,非徒痴人说梦,荒诞不经之谓也。其所以至今不能在科学中成立一种地位者,实有数因。盖古代士大夫阶级目医卜星相为九流之学,多耻道之;而发明诸大师又故为惝恍迷离之辞,以待后人探索;间有一二贤者有所发明,亦秘莫如深,既恐洩天地之秘,復恐讥为旁门左道,始终不肯公开研究.成立一有系统说明之书籍,贻之后世。故居今日而欲研究此种学术,实一极困难之事。」(民国徐乐吾《子平真诠评註》,方重审序)
  现存的术数古籍,除极少数是唐、宋、元的版本外,绝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的版本。其内容也主要是明、清两代流行的术数,唐宋或以前的术数及其书籍,大部分均已失传,只能从史料记载,出土文献、敦煌遗书中稍窥一鳞半爪。

术数版本
  坊间术数古籍版本大多是晚清书坊之翻刻本及民国书贾之重排本,其中豕亥鱼鲁或任意增删,往往文意全非,以至不能卒读。现今不论是术数爱好者,还是民俗、史学、社会、文化、版本等学术研究者,要想得一常见术数书籍的善本、原版,已经非常困难,更遑论如稿本、钞本、孤本等珍稀版本。在文献不足及缺乏善本的情况下,要想对术数的源流、理法、及其影响,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不可能。
  有见及此,本丛刊编校小组经多年努力及多方协助,在海内外搜罗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汉文为主的术数类善本、珍本、钞本、孤本、稿本、批校本等数百种,精选出其中最佳版本,分别辑入两个系列:
  一、心一堂术数古籍珍本丛刊
  二、心一堂术数古籍整理丛刊
  前者以最新数码(数位)技术清理、修復珍本原本的版面,更正明显的错讹,部分善本更以原色彩色精印,务求更胜原本。并以每百多种珍本、一百二十册为一辑,分辑出版,以飨读者。
  后者延请、稿约有关专家、学者,以善本、珍本等作底本,参以其他版本,古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务求打造一最善版本,方便现代人阅读、理解、研究等之用。
  限于编校小组的水平,版本选择及考证、文字修正、提要内容等方面,恐有疏漏及舛误之处,恳请方家不吝指正。
心一堂术数古籍珍本整理丛刊编校小组
二零零九年七月序
二零一四年九月第三次修订



诀不尽出于书中诀亦不能出于书外所以谚有云得诀归来不看书又云得诀归来好看书如地理一道自蒋子辨正书出世之习其术者固莫不以为矩矱也而无如诀之隐秘至深非浅人所能推测且后起诸家註觧又半含半吐穿凿似是者固多牵强支离者亦復不少致蒋子于救世之书反成祸世之帙安能使从学读其书而直透肯綮去伪存真由死法以生活法乎余同学王君元极者山泽之癯也经史子集而外旁及地理诸书谈形讲法活泼圆融剖吉断凶有如神见每嘆此道真伪混淆后学不得其门而入乃本仁孝必读参攷诸家作读地理辨正指南一册脱稿即寄余校正余不敏于地理一道亦涉猎有年一见而知为蒋子之嫡派也捧读之下不胜欣喜而鼓掌击节以告于人曰如此绘图立说吐露真机不容鱼目混珠不容燕石乱玉直犯先师警诫而指点后学迷途是本仁孝必请之心以为心也从此汗牛充栋之书一览而真伪可以立办用以覆旧迁新虽山川万变总不越此范围诚哉读辨正者之指南执指南者之捷诀也谨弁言简端为当世学者贺并为后世学者贺且復为天下后事之立宅安坟者贺然不种德而欲假此以为造化在手亦终无益而已矣又何足贺之有哉时
中华民国纪元之十年孟秋月哉生明华阳牧马吾无山人周宗璞序于衙门之南窗



蒋中阳未作地理辨正以前地理固多伪法也而执意辨正以后地理之伪法尤多彼双山三合小玄空四经洪范纳甲辅星穿山透地诸家已经屡斥而人犹死迷者姑勿论之乃有读蒋子书用蒋子盘者自诩为不伪矣而不伪之中亦即有伪也盖由蒋子隐秘太甚多作神奇恍惚之谈后人不得其诀每每以穿凿失之即有得诀如再辨直觧补义及近出之辨正翼者亦徙效蒋子口吻而不肯吐其真传耳惟地理仁孝必读一书直将下卦起星之秘绘图救世是诚仁人孝子之用心也而无如珠中混以鱼目非有卓者不能辨之所以四十年来真真伪伪问有若一明不能引百瞽一聪不能启百聋者此无他指南在手而不在心也纵八方二十四向不差一线一丝亦南辕而北辙矣僕为求地安亲于此道几研究二十年伪法诸书莫不旁搜博览然一试不验即掷而荼毒视之所幸天假师傅以仁孝必读为门迳然后读蒋子书用蒋子盘不啻亲炙蒋子于席前復视诸家穿凿之言直比糟粕之不如也于是登山覆旧取验如神深信此为不二法门退而图註一册颜曰读地理辨正指南非敢遽以问世也不过欲为二三知己与来学友生辈立一心中指南以求不负蒋子而即不负手中之指南耳虽洩漏天机古人有诫而仁孝必读己先我而洩漏矣我有亲也我本周氏仁孝之心以为心二三知己有亲也来学友辈亦莫不有亲也可不本周氏仁孝之心以为心乎若挟此而饰智惊愚沽名射利或力小图大而妄有营谋或循私宿怨而故为操纵是自干天谴未有不致子孙绝减者也谨此序
中华民国十五年在辛酉律中林钟之上浣九日华阳牧马守一野人王元极自识

显示完整说明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商品标籤

三元阳宅萃篇

三元阳宅萃篇

95 NT$1121元
王元极增批地理冰海(附批点原本地理冰海)

王元极增批地...

95 NT$1423元
批注地理四秘全书十二种【四册】

批注地理四秘...

95 NT$3325元
元空紫白阳宅秘旨附元空形局秘旨等

元空紫白阳宅...

95 NT$1216元
章仲山宅案附无常派玄空秘要

章仲山宅案附...

95 NT$931元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