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目录
第一章 针灸治则
第二章 针灸治法
第三章 针灸治法与处方
孙序
针灸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西元6世纪针灸就传到了朝鲜、日本,后来又传到了东南亚各国,17世纪传到了欧洲。当今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针灸治疗,由长期的医疗实践,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切合临床实际的操作技能,针灸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世界通行医学。
我国现有针灸着作近千种,每年在多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000余篇。针灸学界更涌出了许多针灸大家,邱茂良先生是我们现代针灸泰斗,一代名医。他博览群书、精研经典、勤于临床、疗效卓着、医德高尚,实为针灸学界楷模。邱老任教、行医数十年,着作、论文、医案、医话甚丰,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文碧玲副教授等在学习、继承邱茂良教授着作和临床经验基础上,撰写了《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一书。书中採用中医界喜闻乐见的歌诀形式,对邱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进行了总结和阐发,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学好记,临床运用效果显着,实为一本切合临床实际,有助针灸医师配穴处方的好书。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理,书不在厚实用则行。该书虽只有二百多页,但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辨证用穴的宝贵经验,对针灸医疗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故特推荐之。
孔序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病的精髓,辨证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治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制订出的治疗原则,治法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针灸和药物治疗手段虽异,而医理则一。但自古以来关于针灸的治则、治法和处方虽散见于各针灸着作中,却缺乏立法处方之专着。
业师邱茂良教授每议及此,深感针治法则,湮没不彰,实有阐发、整理、编着一部针灸治法与处方专着的必要,在共同的愿望下,邱师以80高龄,不辞劳瘁,穷搜博览,探微阐奥,撰写总论,各论则由我执笔完成,力求理、法、方、穴之完整,书成,名之为《针灸治法与处方》,以补前人之不足。
学习针灸的主要困难,是难于记住经络、腧穴、手法等众多内容,歷代针灸医家为便于学者诵读和记忆,曾编着各类针灸歌赋不下数十种,由于易读易记,迄今仍为学习针灸者所欢迎。
文碧玲、鄂建设两位副主任医师,是针灸事业上的有心人,他们在繁忙的教学、临床工作之余,不避寒暑,殚精竭虑,把《针灸治法与处方》一书改编成歌诀,使其更易诵读和记忆,该书出后,将嘉惠后学不浅。
今邱师已西归道山,倘九泉有知,亦会欣然首肯,故乐于志此始末以弁其首。
前言
针灸,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的起源和发展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独特的治疗方法渐成完整体系。对于古代简略深奥的针灸医籍医理,歷代医家不断地归纳总结,编着了各类针灸歌赋,以便于针灸工作者和学习者的诵记。
两年前,笔者在阿尔及利亚工作之余,潜心拜读了邱茂良老先生与孔昭遐教授等合着的《针灸治法与处方》一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爱不释手。细细体味此书,发现其独到之处:是将针灸治法和处方系统地融入到中医治疗原则和病证之中,以证为纲,治法处方为目,力求理、法、方、穴的完整性,辨证准确,治则精要,治法灵巧,处方完备,手法严谨,临床非常实用。
经反覆静思,心中萌生将其精要部分改编成民间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歌诀形式,以便于从事针灸专业的临床工作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针灸泰斗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承和掌握大师的针灸临证施治的方法。晚辈才疏学浅,歷时两年着手撰编歌诀,寒来暑往,数易其稿,以尽其所能地使之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的编撰宗旨是,切合临床实际,便于携带使用,附录收集了部分临床常用的头、耳、手、足等刺激区及主治作用简表,且有图解,以及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表,希望能对广大的针灸工作者和学习者有所裨益。
值得欣慰的是,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本书题词,整个编写过程得到了孙国杰和孔昭遐两位知名教授的支持,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同仁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帮助,从而使本书如期问世,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真诚地期盼它面世后能得到广大同道的斧正。
编者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