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2024 星侨网路书店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从创编至今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也得到广大国际友人的认可。
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喜练太极拳,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太极拳进行了规范与整理,从1956年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的「二十四式太极拳」到20世纪90年代亚运会前创编的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四十二式太极剑,可以看到:规范化的太极拳不仅对太极拳的竞技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太极拳普及与提高提供了依据。
90年代以后,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计画要求,进一步普及太极拳运动,为武术段位制定相应的内容,国家有关部门又再次组织专家对太极拳进行进一步的简化与规范,创编了八式和十六式太极拳。
前言
闻鸡起舞是中国人晨练的写照,直到今天,迎着初升的朝阳,沐浴着阵阵晨风翩翩起舞仍是中国人最常见的锻鍊身体的方法。在晨练的人群中,习武者颇多,其中练太极拳和木兰拳的人就不少,在许多地方早已是蔚然成风。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具有由过去出发,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传统并不是凝定在民族歷史之初的那些东西,传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可塑的东西,它就在我们面前,就在作为过去延续的现在。」武术正是这样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练习的需要,在原来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创编的,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广大练习者的欢迎,至今流传已近半个世纪,早已成了较为「年轻的传统武术套路」了。后来的四十二式太极拳更是由各式太极拳相互融合而成,开始仅作为运动员的比赛套路,现在也成了人们晨练的内容之一。而木兰拳是以传统的武术为母本生长出来的新枝,开出的新花,为人们所接受,已是各地晨练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者,表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它的某些新的东西一时为一些人所不理解、不接受,但它依然发展着。
为满足广大练习者的需要,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决定按照国家规定套路以太极拳和木兰拳为内容出一套「轻松学武术」丛书。介绍太极拳和木兰拳的书籍已经很多,如何创新呢?后来考虑一般武术书中的「图中人」都是面向读者。由于动作的方向经常变化,练习者的动作方向时而和「图中人」动作方向相同,时而又和「图中人」的动作方向相反。对于还不十分熟悉武术动作的初学者来说,往往感到看图学动作较为困难,这实际上也是编写武术图解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难点。我们受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根据学生练习时身体方向的不同,不断地变换领做位置的教法的启发,想到用正反两套图来编写这套书,也算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即是本书特色所在,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习惯。
我国着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为这套丛书写了「天人合一,与时俱进」的题词,一方面点明了人们在晨练时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和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武术要常练常新,不断发展的思想。在此谨向蔡先生表示深切的谢意。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蔡荣春编审从选题到编写方法,直到审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併致谢。
本丛书太极拳部分由王飞先生执笔,动作示范刘沛、吴雪琴同学;木兰拳部分由秦子来女士执笔并动作示范。
温 力 于妙斋
作者简介
曾天雪,女,1971年6月生。2000年6月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曾获得湖北省高校武术比赛太极拳、剑冠军。从1995年至今,多次参加武汉市、湖北省及全国的武术比赛裁判工作。
主编简介
温力,男,河北省蠡县人,汉族,1943年11月生。196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1981年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1985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是中国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的武术专业工作者之一。自幼随父母(中国着名的武术界前辈)温敬铭、刘玉华两位教授学习武术,有坚实的武术技术和理论基础。多年来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对武术基础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多次担任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武术裁判。
目录
八式太极拳
预备势
一、起 势
二、捲肱势
三、提膝拗步
四、野马分鬃
五、云 手
六、金鸡独立
七、蹬 脚
八、揽雀尾
九、十字手
十、收 势
十六式太极拳
预备势
一、起 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搂膝拗步
五、进步搬拦捶
六、如封似闭
七、单 鞭
八、手挥琵琶
九、倒捲肘
十、左右穿梭
十一、海底针
十二、闪通臂
十三、云 手
十四、左右揽雀
十五、十字手
十六、收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