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前言
天下文武之道,文修气质能充其德智、文明其精神,武练筋骨能强毅健体、野蛮其体魄。文武双修是揣摩阴阳变化之道的哲学原理,研究悲智身心双修的终极关怀之学。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不鄙武以强体魄,武要崇文以内修气质,苦读寒窗,闻鸡起舞,能忍受坎坷痛苦歷练者,得百折不挠之意志,常言道:「忍受、忍受,能忍受者,实为磨练精神意志的享受。」
三教一体,九流一源,万法一见。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少林拳及跤术之奥妙精华均是摹仿天地阴阳变化之道,以道之理统拳之变。正所谓「道真窍不真,知窍便成真。祖师真妙诀,传艺要择人」。拳术虽曰武,但实为智勇顺成贵和之术。岳武穆王传意拳易骨之法,以及明、暗、化劲的三步功夫、三种练法、三层道理,是拳术功夫必先有为而后无不为的方法及循序渐进之定理法则。论其刚劲能固徵其异无坚不摧,论其柔劲能尤寄其妙如百练纯刚绕指柔,论其心意能无拳、无意、动真意无为而至,归至诚至善的自然道德教化之境。
形之上者为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形之下者为器,器为弩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拳仿道为熔一金而铸万物,得其一而万事毕的智慧之学。深修默悟,能天人相应,顺乎自然,达适者生存「己和」的心态。
拳道中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渊源于有「金科玉律」之称的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四书五经。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自汉代以来,备受歷代帝王将相之推崇,亦为有识之士所爱戴。庄子谈武论剑,用阴阳变化之道,操文韬武略之用,将武功剑法论至大到安邦治国,定法令,制律典,达不战而胜于无形之中;小到技击健身,增勇性,坚毅力,站桩行气,天、地、人浑然一体,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唿吸精气,独立守神。将文武之道的功用特点,论述得精闢明瞭,无微不至。武林名匠巨手无不深读默悟,深知人道的有限性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知止不殆,德全不危」之理。
太极拳效仿天地之道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动开静合阴阳消长变化之理而命名。太极拳术最早称为长拳、棉拳、软拳、柔拳等,经数代演变最后称太极拳,是抱圆演变阴阳变化的玩索之术。
八卦掌效仿天地之道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变两仪,两仪生为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有四正四斜转一圆的八卦八方之变。最早有叫「阴阳内外八手」的,为怀揣阴阳回环八卦手,脚踏四面八方、走圆打点制中之术,名曰八卦掌,是浑圆走转之术。
形意拳是天、地、人三才诚(藏)圆之术。形是形之上者为道,形之下者为器;意动为一气通天地,两气隔山河。练的是动中缩劲,用的是鹰嘴拳、天星掌,出手迎敌不可挡。意能波击四面八方如十目所视,形可观而意不可测,意动而不外露,是直攻近取、拍位戳击的诚圆之术。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无为而至,能从容中道者乃为圣贤之人。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形意拳顾打之法,合人体力学之巧,隐于浑元争力之中,可谓诚圆内经之术。
形意龙头太极腰,八卦龙尾一势晓。形意、八卦、太极拳都是在摹仿天地阴阳变化之道这个载体之上,从阴阳变化的外形方位和实质上象形取意而命名。也可称为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拳,阴阳拳,圈子术等,名异而实质相同。是始言之一理,中散之万事,最终復归合为一理,拳道阴阳变化而已。
抱圆、浑圆、诚圆(藏圆)内缩外扩旋转变化,都是阴阳回环手的方圆而变化。双推掌、摘撞掌、单换掌、双换掌、穿梭掌、揽衣掌、单鞭掌等,都是一开一合为变,往復无穷为通,由一生万,由万到一,首尾相交归虚无。无是有之本体,有是无之作用。万物静为根,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无我无像,外静内动,以静制动,拍位戳击,变化莫测,其理深奥。
拳经歌诀曰:
天旋其外寒暑无穷,身旋其内术命相通。
形之于拳开窍通灵,脾胃健壮百病不生。
顺乎自然天人相应,揣摩锻鍊其乐无穷。
《拳道功法学》一书,意在究其古拳谱之论,以达格物致知之效。内容重点是将太极拳的变化之术、形意拳的内经之精、八卦掌的刚柔之法,以及拳道古谱要论精典加以解说。涉及拳道禅宗之极轨论说;拳道桩法和「十三太保二十四式」基本功图说;摔法经谱十四诀用法解说;跤术名讲摔法解说;少林、形意、八卦、太极拳名讲摔法图说;形意、八卦、太极拳用法八字回环图说;李云龙老师传岳氏八翻手图说。
本书能够付梓出版,受益于李云龙、马禹山、姜崇昆、吴忠祥、李振江、李禄明、李兰田老师的传授,并得到了李景山、王银锡、戎志明、叶文平、侯增信、张建国、董纪庄等人的帮助与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谢。由于水准有限,确实难尽老师教诲之意,所知所见所悟,只不过是中华拳道武学之一窥,可谓冰山一角,沧海一粟,缺点错误再所难免,敬希广大读者给以批评指正。
李玉栓
作者简介
李玉栓先生 系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祖籍赵县,生于1952年,大专学歷,工程师。
自幼喜文乐武,花拳绣腿受益于父老乡亲,曾多方求师学艺。于1986年拜中国着名武术家、太极八卦名家、形意拳嫡传第十二代传人李云龙为师。云龙师是李振邦先生(李洛能嫡孙)的高足,在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方面有很高造诣,达三拳合一、拳道相合之境。后又跟中国着名跤术大师杨瑞亭(号杨八郎)入室弟子、着名跤术名家李兰田老师学习跤术。
着有《形意拳体用功法学》一书,由山西科技出版社于2003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拳跤术溯源概略
第二章 太极拳谱要论解说
第三章 形意拳谱歌诀要论解说
第四章 八卦掌拳经歌诀解说
第五章 拳道上乘化境之功归禅宗之极轨论说
第六章 拳道摔法经谱论说
第七章 拳道桩法与基本功图说
第八章 中国拳跤术主要摔法论说
第九章 少林、形意、八卦、太极拳摔法
第十章 形意、八卦、太极拳用法八字回环图说
第十一章 李云龙师传岳氏八翻手图说
附 李云龙师拳术师承传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