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目录
第一章 杨澄甫先师重要论述
第二章 杨氏太极拳动作图解、用法及歌诀
第三章 杨式太极推手
第四章 太极拳问答100条
第五章 杨氏太极拳源流轶事
第六章 太极拳经原貌考证
第七章 太极拳经拳论匯集
第八章 杨氏太极拳精简37式
附录一 杨式太极拳源流及亲族传人表
附录二 杨氏太极拳动作路线图
附录三 杨澄甫先生太极拳照
再版说明
由先父赵斌老先生主编的《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自1992年出版,受到各界太极拳爱好者的欢迎与好评,并且供不应求。鉴于形势发展需要,此书现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与新近录制的《杨氏太极拳》光碟同时发行。
在筹划再版此书时,曾计划重新编写,后考虑原书是赵斌先生留给后世的珍贵遗产,凝聚了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为尊重歷史,并纪念他对杨氏太极拳的贡献,故对原书内容不作变动,仅对个别字句和漏误之处加以修改,并应出版社的要求,将原书名改为《杨氏太极拳真传》。同时增附杨澄甫宗师太极拳图照。对第五章太极拳源流部分,综合近年新的研究成果,做了适当的补充。此外,还增加了由我编撰的「杨氏太极拳精简37式」的内容,以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是近年拟议出版的三部关于杨氏传统太极拳系列教程(书与光碟配套)中的第一部,介绍杨氏传统套路太极拳及精简37式太极拳;第二部是器械部分,包括杨氏太极剑、刀、杆等;第三部主要是介绍推手及应用。
打好太极拳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只靠个人的努力也是不行的。写好一部专着是同样的道理。在本书修订、再版过程中,得到各界朋友和有关高校师生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赵幼斌 于南开大学谊园
作者简介
赵斌,男,河北永年广府镇人,生于1906年,逝于1999年。太极拳名宿杨澄甫之外孙,自幼随杨师学拳。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曾任杨虎城麾下战术教官及冯玉祥所部独立旅参谋长等职。解放后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专事杨氏太极拳传授工作四十余年,着有《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是中国着名杨氏太极拳嫡传人之一和特级太极拳大师。生前还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
赵幼斌,男,1950年生。赵斌之子。7岁开始随父习拳,又得其姑父傅钟文,老舅杨振基、杨振铎指点。现为太极大师,常年在西安及国内外各地授拳,学生众多,成绩斐然。是我国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优秀代表之一。现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并兼任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院校及深圳太极拳研究会、泰国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等组织的名誉会长或教练。
路迪民,男,1940年生于陕西咸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斌老师的拜门弟子。参与编着和整理了《杨氏太极拳正宗》及《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在报刊发表太极拳论文数十篇。现任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副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太极》杂志特邀编委、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及西安交大和邢臺市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等职。
序
杨氏太极拳,为河北省永年县杨禄禅所创。歷经三代研习,由禄禅之孙杨澄甫最后定型。杨氏各代威震中华的武功轶事,尤其太极拳在疗治保健方面的奇特功效,使杨氏太极拳成为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朵神州武术之花。
赵斌先生系杨氏太极拳名宿杨澄甫的外孙。自幼受杨老尊师的传授指点,勤学苦练,早有根基。大革命时期,为了报效国家,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30年代初,到西北杨虎城将军第十七路军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任战术教官。抗战期间,曾在冯玉祥将军麾下独立第五旅任上校参谋长。50年代初,赵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瑰宝,专门在西安开班传授杨氏太极拳,近40个春秋。
说也有缘,我与赵老抗战时期早已结识,解放后又在武术界团结共事。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认真教学精神,给广大徒弟及太极拳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精通古文,擅长诗词,朝教太极,夜授古文。无论严寒酷暑,风雨霜露,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在西安市1974年的群众武术比赛中,他率领的50人太极拳表演队,以肃穆稳健之势吸引了广大观众,荣获团体第一名。1984年,他创办了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接着又在涿县、井陉、蚌埠、青岛、九江等地,由他的弟子们创办了杨氏太极拳学会,并与我国香港、臺湾,以及日本、欧美等国拳师建立了联繫,交流拳艺。
赵老长子小宾、小儿幼斌,皆自幼习武,颇具功力。幼斌不仅承其父传,还得到上海市武协副主席、杨式太极拳名师傅钟文先生(赵斌的亲妹夫)、和杨澄甫先师之子、全国武协教练委员杨振铎先生的指教。幼斌1962年(12岁)在上海太极拳比赛大会上即兴表演,即受到观众热烈贊扬。他现任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并兼任西安交通大学,河北永年县,涿县,安徽蚌埠,以及泰国、日本北海道等地太极拳组织的教练和名誉会长。
好花果不负好园丁,受赵氏父子传授而得益于健康者,不胜枚举。在1986年的全国首届太极拳比赛中,赵师女弟子扎西(藏族)荣获杨式太极拳银牌奖。1988年,另一弟子张全安获全国太极拳比赛杨式第三名。赵老之名,益扬神州。
应广大弟子及武术爱好者的要求,赵老在耄耋之年,昼夜伏案,与其子幼斌、弟子路迪民一起,将祖传技艺及数十年呕心沥血之所得,着成《杨氏太极拳真传》一书。对名式动作及要领详加说明,尤其将各势用法之秘传歌诀公诸于世,其精神之佳,价值之昂,真是难能可贵。对杨氏太极拳源流轶事的叙述,也是难得的宝贵资料。我以为此书,实为杨氏太极拳之经典,是学习杨氏太极拳之津梁,及入门提高之捷径,也是研究太极拳和武术史的重要文献。拜读之余,乐为之序。
西安市武术协会主席 刘侠僧
前言
杨氏太极拳,经三代研习而定型,今已遍及世界。然而由于杨氏早期传授过程的演变,各地流传拳势不一。也有某些学者,未得正体而擅自妄改,遂以讹传讹。尤其对太极拳源流及杨家轶事,谬误百出。本书所述内容,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一、本书所述拳势,皆依杨澄甫先师晚年定型之架势为唯一标准,决不做任何更改。
二、本书所述杨氏源流轶事,皆以杨氏原着及赵斌、傅钟文老师所忆杨氏家传或亲身经歷为依据。
三、本书有关内容,若涉及其他作者,意在澄清史实或作学术商榷。读者可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待,笔者决不强加于人。
本书第一、二、三、四章,原有赵斌老师手稿在拳友中流传。此次成书,重新作了整理扩充。全书由赵幼斌先生和路迪民先生共同研究,分头执笔,互相校对。最后经赵斌老师全文审阅。
着名武术家马贤达教授亲自为本书题名。西安市体委主任、武术协会主席刘侠僧先生为本书写了序言。陕西省武协副主席、省武术队总教练马振邦先生,杨澄甫先师之子、全国武协教练委员杨振铎先生,上海武协副主席傅钟文先生,澳洲永年杨式太极拳社社长傅声远先生,分别为本书题词。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香港太极拳友马伟焕先生,为本书提供了有关研究资料。本会副会长陈树成先生,曾参与部分书稿整理工作。本会副会长杨志超、崔鸿培先生,及拳友罗及午先生等,都对本书极为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徐校昌先生献出了赵斌老师与杨澄甫先师的珍贵合影。在此一併表示感谢。
本书不足之处,敬希方家指正。
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 赵 斌 赵幼斌 路迪民 199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