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本书以性味为中心,根据歷代医家—尤其是《本经疏证》对《神农本草经》的论述,将《本经》的用药机理,生动的以基础理论发挥出来;将各种药物加以分析探讨,名为刍议,但有其博大精深之处。
本书首先以辛甘苦酸咸将药物的作用机理加以说明,其次再以性味为主,探讨诸药于祛湿、活血化瘀、治风、解表、固肾、除痹、治寒热、疗水肿、治痈疮、治阴虚、治上气下气等方向的用药机理,加以说明之。在生物科技昌明的今天,本书不失为一本古典中医进入现代中医的桥樑。
作者简介
【学歷】
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毕业
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硕士
【经歷】
中华民国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
中西医整合医学会专科医师
超音波医学会会员
【曾任】
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
大成中医医院院长
【现任】
田安然中医诊所院长
台北市立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
目录
第一章《本经》辛味药物的差异比较
第二章《本经》甘味药物的差异比较
第三章《本经》苦味药物的差异比较
第四章《本经》酸味药物用法初探
第五章《本经》咸味药物用法初探
第六章 从药物性味探讨补肾用药
第七章 肝阳上亢与肝风内动证治
第八章 治肺解表用药机理初探
第九章 上气与下气用药机理刍议
第十章寒热的治疗
第十一章 从药物性味探讨活血化瘀用药
第十二章 从药物性味探讨祛湿用药
第十三章 水肿的治疗
第十四章 痺证的治疗
第十五章 痈疮的治疗
第十六章 阴虚的治疗
第十七章 辛温药物作用机理再探
第十八章 呕、吐、哕、干呕、呃逆、嗳气、噫气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