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页 > 五术书籍 > 其它 > 中国传统 >新译三国志(一)~(六)(平)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总计金额 NT$0元。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纪录

新译三国志(一)~(六)(平)

prevnext

新译三国志(一)~(六)(平)
  • 商品编号: smin1714
    出版社: 三民
  • 作者: 梁满仓,吴树平 等注译
    出版日: 2013/05/17
    ISBN13: 9786661401714
    商品状态: 一般
    装订: 平装
    页数: 0
  • 定价: NT$2270元
  • 优惠价: 9NT$2043元
    登记后可再补货
  • 点击数: 3156
    会员评价: comment rank 5

商品说明:

陈寿所撰《三国志》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时代,羣雄逐鹿,人才辈出,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风云变幻,高潮迭起。陈寿以其优异的修史才能,善于掌握材料,剪裁有序,编次得体,叙事出色,文笔简鍊,精彩记录此一风云时代的真实面貌,被誉为是继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之后的史学大家。《三国志》也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杰作,超越早出的魏、蜀、吴专史,更淘汰晚出的有关三国的史着,而流传千古。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十数位歷史学者共同注译,以集校注大成的清卢弼所撰《三国志集解》为底本,校以其他善本,注释汲取裴松之《三国志》注的菁华,导读、研析深入浅出,实为阅读与研究《三国志》最佳之佐助。

9789571457727 新译三国志(一)魏书(1)
9789571457734 新译三国志(二)魏书(2)
9789571457741 新译三国志(三)魏书(3)
9789571457758 新译三国志(四)蜀书
9789571457765 新译三国志(五)吴书(1)
9789571457772 新译三国志(六)吴书(2)

导 读

  一、陈寿的生平与《三国志》的结构
  《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生于蜀汉建兴十一年(西元二三三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西元二九七年)。
  陈寿早年受学于同郡着名的史学家谯周,攻习《尚书》、《春秋》三传,精读《史记》、《汉书》,聪敏机警,属文富艳。在蜀汉时,曾为卫将军主簿、东观祕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他为人正直,宦官黄皓专权,朝中大臣曲意阿附,陈寿却不去逢迎,因此一再受到谴黜。他居父丧时,患有疾病,让侍婢调治药丸。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教规范,是不允许的,由此引起了乡党的贬议。蜀汉灭亡以后,陈寿多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魏元帝景元三年(西元二六二年),蜀汉灭亡,过了两年,司马炎夺取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陈寿时年三十三岁。司空张华是个爱才的人,十分赏识陈寿,认为他虽然不能远避嫌疑,但揆以情理,不应受到贬废的惩罚。于是陈寿被举为孝廉,领本郡中正,官佐着作郎、着作郎,又出补平阳侯相。晋武帝泰始十年(西元二七四年)以后,他又回到京师,在中央机构担任着作郎。
  陈寿撰成《三国志》一书后,更加受到张华的赏识,准备推荐为中书郎。权臣荀勗忌恨张华,自然对陈寿不满,再加上《三国志‧魏书》不符合荀勗的意愿。所以,荀勗极力排斥陈寿,授意吏部把陈寿调任长广太守。长广郡郡治在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其地远离京师。他以母亲年老为藉口,辞官不就。镇南大将军杜预即将离开京师赴任时,上表荐举陈寿,说他知识通博,可任散骑侍郎。正巧皇帝刚刚任命寿良担任这一职务,便改任陈寿为治书御史,成为皇帝左右的侍从官员。这是陈寿一生中担任的最重要的职务。后来他在母亲去世时,辞掉了这一官职。陈寿母亲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她埋葬在京师洛阳。陈寿遵照遗嘱办理,遭到世人的非难,认为不把母亲归葬故土蜀中有违礼教,由此又蒙受了贬议。过了几年,起用为太子中庶子,没有就职就病逝了。
  综观陈寿的一生,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前后两次出现坎坷,沉滞累年。凡是官场人物的升降进退,总是与政治气候息息相关。西晋政权与曹魏政权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陈寿是蜀汉文士,到京师做官,等于是外来户,总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排挤。西晋朝政紊乱,派系林立,权贵恣肆。陈寿的从政道路受到了这股政治洪流的冲击和阻断。
  中国古代的歷史学家创造了多种史书编撰体例,主要有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纪传体三种。纪传体创始于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这种史书体例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本纪按年月次序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之前。列传主要是各类代表人物的传记,在全书中篇幅最多。陈寿撰写《三国志》就是採用了纪传体。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魏书〉由「纪」、「传」两部分组成,纪包括〈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四篇,传以〈后妃传〉居首。〈蜀书〉和〈吴书〉只有传而无纪,传在顺序排列上,犹如一部独立的纪传体史作,居首的是两国君主的传记,以及与蜀、吴有承袭关系的人物传记。〈蜀书〉把刘焉、刘璋传放在最前面,其后便是〈先主传〉〈后主传〉,再接以〈二主妃子传〉。〈吴书〉以孙坚、孙策二人传记居前,后面便是〈吴主传〉〈三嗣主传〉。与〈魏书〉〈蜀书〉不同的是,〈吴书〉于诸君传记之后,没有以后妃传相接,而是排列了一篇一般人物的传记,然后才是〈妃嫔传〉。就一般的纪传体史书通例,妃嫔传大多数安排在帝王专篇之后。有志、表的,排除志、表,也与帝王专篇衔接。这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和伦理纲常的真实反映。〈吴书〉中〈妃嫔传〉的这种编排方法是特殊的一例。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与时代格局
  东汉末年,黄巾起事失败后,中央朝廷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在京师,外戚和宦官的斗争炽热化。少帝刘辩继位,握有实权的大将军何进联络袁绍,起用名士,处死统领西园八校尉军的宦官蹇硕。又让并州牧董卓进京,协助他扫除宦官余孽。宦官乘机杀死何进,袁绍又把宦官一网打尽。董卓旋即统兵进入京城洛阳。
  董卓专权施暴,本来就盘据一方的州郡牧守,纷纷以讨伐董卓为名,各树一帜,拥兵割据。献帝初平元年(西元一九○年),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同盟军进屯洛阳周围,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洛阳一带饱受战争灾难,变为废墟。初平三年(西元一九二年),王允、吕布杀死董卓,讨伐董卓的关东同盟军解体,开始了争夺地盘的长期混战。经过多年的混战,全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割据势力,袁绍占据冀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等地,曹操占据兖、豫二州(今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公孙瓒占据幽州(今河北东部和北部),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刘备、吕布在陶谦之后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马腾、韩遂占据凉州(今甘肃),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今淮河下游一带),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刘焉占据益州(今四川),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
  建安五年(西元二○○元),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北面的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展开大规模的决战,曹操击溃袁绍的军队,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曹操率军北征与袁氏势力相勾结的乌桓,取得了胜利,消灭了袁氏残余势力,使北方大部分地区归于统一。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曹操把兵锋指向南方,企图统一全国。当年七月进攻荆州,荆州牧刘琮不战而降,依託于荆州的刘备屡屡退却。当时,统治东南的孙权极为震惊。刘备、孙权为了自身的存亡,携手抗曹。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战后,曹操北归,孙权在东南扩张,刘备则向西南发展,基本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延康元年(西元二二○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即帝位,建都洛阳,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后人称作蜀汉。孙权接受了曹丕的封号,称吴王。魏明帝太和三年(西元二二九年),孙权称帝,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
  在三国对峙时期,不论是经济上的实力,还是军事上的实力,曹魏都强于蜀汉和吴国。但是,这三个国家,不论实力强弱,都想不断扩充地盘,兼併他国。军事上的较量,政治上的对抗,经济上的冲突,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对立,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主调。

  三、《三国志》的内容特色与编纂方法
  歷史学是现实的反映,无法割断与现实的联繫。在我们了解了三国时代的社会情况之后,再来讨论《三国志》的内容特色和编纂方法,也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阅读《三国志》,会发现有关战争的内容比比皆是。魏、蜀、吴三国上至皇帝,下至州郡牧守,所考虑的多是军事力量的积累,战争时机的选择,战略和战役的胜负。即使所记载的各国採取的农业生产政策和措施,各国选官用人标准,各国纵横变化的外交策略,乃至各国上层统治者的婚姻关系,都与战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繫。因此,全书中设立的军事将领的传记特别多,在许多地方大吏的传记中,也特别重视武功的记载。《三国志》内容上的这一特徵,倒不是陈寿心存尚武之意,而是三国时代的实际状况使然。
  《三国志》是断代为史的,三国的时间断限,严格的说,应起自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西元二二○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政权,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吴国灭亡,其间歷时六十年。陈寿如果拘泥于断代为史的原则,只记载三国六十年的史事,那么,就会割断三国的酝酿期,使人们对三国歷史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三国的奠基人曹操父子、刘备和孙权兄弟,都起于东汉末年。奠定曹操发展基础的曹、袁官渡之战,导致三国鼎立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都发生在东汉末年。假使固守三国的上下时间断限,势必造成曹、刘、孙三氏许多重大史事失载。陈寿撰《三国志》,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把《三国志》的记事上限提前到东汉末年,大体起自东汉灵帝晚季,他不但记述曹、刘、孙三氏在东汉末年的活动,而且一些与三氏史事相关连或言行无涉的重要人物,也网罗到了书中。这样,从曹丕称帝算起,《三国志》记事向前追溯了三十多年。
  陈寿不拘泥时代断限的记事方法,曾遭到非议。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史通‧断限》就对追述曹操与之有关的东汉末年人物进行批评,认为不该记载与曹操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物,如董卓、臧洪、陶谦、刘虞、公孙瓒。笔者认为,这些人都曾风云一时,东汉末年的社会动盪与他们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为他们立传,才能展示东汉末年的社会大气氛。在这一社会大气氛下活动的曹操,更具有广泛的社会色彩,让人们更加容易触摸到他的社会脉搏,把握他的军事、政治生涯的起落规律和作为。立足曹操一人的小氛围,可以说董卓等人与曹操没有紧要关系;但着眼于社会大氛围,就不能得出这一结论了。所以,刘知几对陈寿《三国志》断限上的批评,并不可取。
  在陈寿撰写《三国志》之前,用纪传体编写的史书出现了三部代表作,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和刘珍等人的《东观汉记》,前者是跨越数千年的通史,后两部史书是断代为史,与《三国志》相同。由于西汉、东汉是刘氏的一统天下,所以《汉书》和《东观汉记》记载的都是一个国家政权的专史。三国时代,魏、蜀、吴鼎立,採用《汉书》和《东观汉记》那种编纂方法,显然无法记述三国的歷史,不可能恰当的反映歷史的实际状况。陈寿在採用前人开创的纪传体的同时,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史,自成体系,合则为一歷史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分则为纪传体国别史。这种修史的方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尚属首创。
  在中国封建社会,几个政权并立时,总是有正闰之争,也就是哪一个政权是「正统」,哪一个政权是「闰伪」。每个修史者都有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在撰写歷史时,无法超脱正闰的观念,总是把他所拥护的政权置于「正统」地位。陈寿《三国志》也表现出明显的「正统」观念。对魏、蜀、吴三国,他奉魏为「正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曹丕、刘备、孙权均自封为皇帝,独自立国,本没有主次之别。巴蜀是陈寿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仕于斯,对巴蜀的情愫是不言自明的。另外,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蜀汉君臣都把自己的政权与两汉看作有直接的承袭关系,刘备即帝位前太傅许靖、军师将军诸葛亮等人劝进表文即称刘备「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强调了与汉高祖刘邦的关系。刘备祭告天地践帝位之文,申明刘氏「祖业不可以久替」。刘备以中兴汉室为号召,在舆论上居于有利的地位。但是,陈寿并没有因为以上各种因素而把〈蜀书〉置于首位。他有意识的把〈魏书〉排列在前,突出曹魏,以示「正统」。
  第二,根据纪传体史书的常例,魏、蜀、吴三国的君主均应设立帝纪。但是,陈寿仅把魏国几代君主纳入帝纪,而把蜀、吴诸帝编次于传中。从编纂体例上降低了蜀、吴诸帝的地位,等同于王侯。这是以魏为「正统」的重要标志。
  第三,在《三国志》的行文中,不少地方也表现了陈寿以魏为「正统」。在〈魏书〉中,对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和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奂皆称「帝」;而〈蜀书〉中,对蜀汉君主刘备、刘禅称「先主」、「后主」;〈吴书〉中,对吴国君主孙权称「吴主」,或直书其名。古人对死的用辞颇为严格,最能体现尊卑等级。按规定,皇帝、皇太后、皇后死曰「崩」,诸侯王和身分地位与之相埒的人死曰「薨」。陈寿撰《三国志》,记载魏国君主和皇太后之死皆曰「崩」,对吴国君主则称「薨」,而记刘备之死则称「殂」。「殂」者,亡也。既不同于「崩」,也不同于「薨」,在礼制等级上没有严格的定义。选用一个「殂」字,既与奉魏为正统不相扞格,又没有明显的把刘备视作侯王。陈寿在政治现实和怀念蜀汉的思想矛盾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陈寿以魏为「正统」,是容易理解的。司马氏的西晋政权直接从曹魏手中夺取过来。魏明帝死后,养子曹芳继承帝位,年仅八岁,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正始十年(西元二四九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死曹爽,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嘉平三年(西元二五一年),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专擅朝政。曹髦正元二年(西元二五五年),司马师去世,其弟司马昭把持国柄。司马氏利用手中握有的军政实权,经过十几年的酷烈斗争,终于摧毁了亲曹魏的势力。曹奂咸熙二年(西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继昭为丞相、晋王,很快废掉了曹奂,自立为帝,建立晋朝。陈寿着手撰写《三国志》,时值晋武帝年间。他立身于晋,维护晋政权也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晋政权脱胎于曹魏,那么,陈寿撰修三国史,必定要尊魏为「正统」。因为只有魏是「正统」,与它国运相承的晋才是「正统」。这里所反映的正是史学与现实的底蕴。
  我们指出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陈寿并没有把蜀汉和吴国当作僭伪政权,而是从客观的政治环境和他自身的史学胆识出发,考虑了歷史的实际状况,赋予蜀汉和吴国一定的歷史地位。他把〈蜀书〉〈吴书〉单独成帙,与〈魏书〉并列。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传记的撰写方法是摘取传主一生典型事迹进行编次,内容通常不超出传主的活动范围。〈蜀书〉〈吴书〉中的诸帝传记,没有採用这种叙事方法,而是按年月记事,所载内容既有诸君的重要言行,更多的则是有关蜀汉和吴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皇室的重要活动和变化,这与纪传体史书中帝纪的编纂体例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刘知几在《史通‧列传》中说:「陈寿《国志》载孙、刘二帝,其实纪也,而唿之传。」蜀汉和吴国的妃嫔,陈寿在〈蜀书〉〈吴书〉中闢有专篇,繫于诸君传记之后,这也表明陈寿正视了蜀汉和孙吴二国的独立性。
  古人修史,通常都有一些现成的材料可供採摘和参考。陈寿撰写《三国志》,在材料上也有所依傍。
  魏文帝黄初年间和魏明帝太和时期,曾命卫觊、缪袭用纪传体编修魏史,歷时多年,没有完成。又命韦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傅玄等继续撰修。后来只有王沈完成了修史工作,勒成《魏书》,这是官方控制下撰成的第一部曹魏专史。王沈《魏书》卷帙颇多,《史通‧古今正史》和《旧唐书‧经籍志》记为四十四卷,《隋书‧经籍志》着录为四十八卷,《新唐书‧艺文志》载为四十七卷。大体在同一个时期,京兆人鱼豢以私人的身分撰成《魏略》,记事止于魏明帝。同王沈《魏书》一样,此书亦是纪传体裁,它是私家撰修的第一部曹魏专史。
  孙吴也曾下令组织人力撰写本国当代史。孙权在位后期,即命丁孚、项峻编写《吴书》。他们缺乏史学才能,不能胜任史职,结果失败了。到孙亮时,又下令让韦曜、周昭、薛莹等人访求往事,共同着述,使《吴书》粗具规模。后来经过韦曜的不懈努力,终于撰成《吴书》五十五卷,篇幅超过了王沈《魏书》和鱼豢《魏略》。
  曹魏和孙吴两国史学家撰修的本国当代史,卷帙庞大,内容丰富,这就为陈寿撰写《三国志》中的魏、吴二志,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供他筛选。《三国志》裴松之注文中屡引鱼豢《魏略》,只要拿《魏略》遗存的文字与陈寿的史文相互对比,就不难发现陈寿对《魏略》既有大量材料的淘汰,又有大量材料的吸取。
  蜀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评语中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这就使蜀汉没有产生当代人撰写的蜀汉专史,陈寿修〈蜀书〉,无可凭藉。但是,陈寿毕竟是蜀地人,又做过蜀汉官吏,有条件耳闻目睹当时的重大歷史事件,了解上层统治者的经歷,熟悉当世的典章制度。加上他又编辑整理过《诸葛亮集》,对诸葛亮自然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抓住了撰写蜀汉专史的一条重要脉络。另外,陈寿在仕途中,先后担任过史官之职,如蜀汉时做过东观祕书郎,晋朝初年做过佐着作郎、着作郎,这些职务使他有机会看到国家收藏的图书档案。陈寿能够在没有前人蜀汉专史可资借鑑的情况下完成《三国志》中的〈蜀书〉,与他个人具有的这些有利因素密不可分。

  四、陈寿的史学才能与成就
  对一个修史者来说,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之后,能不能产生成功的史作,这就要看个人的史学才能了。在三国和晋朝初年的史坛上,陈寿称得上是佼佼者。《晋书‧陈寿传》评论说:「丘明既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江汉英灵,信有之矣。」把陈寿看作继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之后出现的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史学大家。
  陈寿的史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现在「善叙事」方面。所谓「善叙事」,首先应该包括修史的求实态度。裴松之〈上三国志表〉中说《三国志》「事多审正」,这是对陈寿求实态度最妥贴的概括。秉笔修史者能不能不溢美,不隐恶,如实记载笔下的人物和事件,直接关系到一部史作的成败。王沈修《魏书》,是当代人修当代史,顾忌较多,不能秉笔直书,为当权者曲为回护,隐恶溢美,因而遭到后人的批评。陈寿撰写《三国志》,是后代人修前代史,顾忌较少。再加上他对待不同的史料,能够审慎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捨弃不可信据的记载。
  其次,所谓「善叙事」,还包括对史事编次得体。裴松之〈上三国志表〉认为「寿书铨叙可观」,说的就是编次得体之意。撰修任何史书,对所选取的史事编次得如何,关系到史书的可读性。特别是撰写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并列的史作,如果不善于编次和铨叙,就会出现不同史之间的重复和矛盾。陈寿依靠自身的史学才能,与其他三国史的作者相比,较为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三个国家交错的同一个歷史事件,〈魏书〉中详细记载了的,〈蜀书〉〈吴书〉的记载则从略,反之亦然。着名的赤壁之战,详载于〈吴书‧周瑜传〉,〈魏书〉〈蜀书〉就叙述得较为简略。由于有详有略,史文避免了重复、烦冗的弊端。每一个歷史事件都带有群体性,究竟记载在哪一个人物传记中,也需要一定的叙事技巧。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讨论《三国志》时,曾推许陈寿善于把所记史事安排到合适的传记中。他说:「董卓之乱,曹操尚未辅政,故〈魏纪〉内不能详述,而其事又不可不记,则于〈董传〉内详之,此叙事善于位置也。」在一个人的传记中,叙事也应该有主次之分,取捨得当,不能不分轻重,随意胪列,造成传文枝蔓无边。陈寿擅长剪裁,一传之中,弃其所当弃,取其所当取,没有铺陈堆砌之嫌。汉献帝与曹丕禅代之际,先后有李伏、刘廙、许芝等人劝进表十一道,曹丕下令辞让,亦十余道,陈寿全部删去不录,仅于《魏书‧文帝纪》载录〈禅位策〉一通而已。那些劝进表,尽是阿谀逢迎之辞,没有内在的价值。而〈禅位策〉是禅代之际重要的歷史文献,如实记录下来是必要的。弃取之间,表现了陈寿的鑑别能力和剪裁功力。
  另外,所谓「善叙事」,还应包括文笔的简练。陈寿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又勤于着述,因而把文字锻鍊得质直而简洁。例如〈蜀书‧诸葛亮传〉关于刘备去世前与诸葛亮的对话,便是一段典型文字。文云:「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短短的一段文字,仅仅数语的对话,把君明臣忠、肝胆相照的情景表达得有声有色,催人泪下。
  由于陈寿不论在客观方面,或是主观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修史条件,所以,他笔下的《三国志》,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杰作,既超越了早出的魏、蜀、吴专史,也高出于晚出的有关三国的史着。史学着作的存帙有一条规律,即劣者汰,优者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家有关三国的专史均先后亡佚,唯独陈寿《三国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二十四史」中的一史,千古不替,这是人们对《三国志》最公允的评价。

  五、《三国志》的不足之处
  《三国志》同中国歷史上产生的其他史着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
  在笔者看来,《三国志》比较严重的缺点是没有志,纪传体虽然以纪和传为主体,但志在纪传体史书中十分重要。举凡经济制度、钱币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律历、礼乐刑法等一代典制,都是志中记述的内容,它反映了一个歷史时期的重大社会内涵,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歷史不可缺少的材料。纪传体史书的创始者司马迁撰写《史记》,即设立八书,其后班固撰《汉书》,改书为志,撰写了十志。东汉时刘珍等几代史学家相继编写《东观汉记》,蔡邕为之作志。到陈寿修《三国志》,没有写志,实在是一大缺憾。
  《三国志》内容失之简略,也是一个重大的缺点。我们阅读《三国志》,很容易发现陈寿修史时遇到了史料不足的困难,不少重要人物,如徐干、陈琳、应玚、丁仪、丁廙等都没有专传。某些有专传的人,所载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魏书〉〈蜀书〉〈吴书〉相比,以〈蜀书〉内容最为简略,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刘备的大将,传中记述的行迹略显疏略。至于王连、向朗、张裔诸传,几乎类同简单履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陈寿掌握的蜀汉史料不够丰富。
  在行文方面,《三国志》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如果同《史记》对比,它要逊色得多。司马迁修《史记》曾运用了高度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堪称传记文学方面划时代的作品。班固的《汉书》,文采已在《史记》之下。至于《三国志》,就更不如《史记》了。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人才辈出,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出现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场面。但陈寿却没有注意利用时代赋予的有利条件,把《三国志》提昇到更完美的高度。清朝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评论《三国志》时就说:「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

  六、《三国志》的注释与版本
  东汉时期,为史书注音释义的工作已受到重视。及至魏晋南北朝,诠释前人史着,蔚然成风。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这一时期,训注《史记》《汉书》二史的多达十多家。《三国志》也成为史学家注释的对象,南朝宋人裴松之第一个出来为《三国志》作了注释。
  裴松之注释《三国志》,概括起来,不外四点,一为补阙,二为备异,三为矫枉,四为论辩。所谓补阙,就是在《三国志》之外,增加新的内容,弥补《三国志》的缺略。所谓备异,就是罗列各国异闻异说,供读者参酌,判别虚实。所谓矫枉,就是指出陈寿《三国志》的错误。所谓论辩,大多是针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进行的评论。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广徵博引,搜罗宏富,注文字数超出正文三倍,曾经摘录过的魏晋人着作有二百余种。而徵引的文字多数比较完整,叙事细密,为治史者提供了大量史料。所以,我们可以把裴松之注看成是史外之史,不论是阅读《三国志》,还是研究三国史,都离不开裴松之注。
  歷代《三国志》刻本、抄本颇多,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有清武英殿刻本、百衲本、金陵书局刻本三种。武英殿刻本系据明北监本校刻,百衲本系据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补配影印,金陵书局刻本系用毛氏汲古阁本为底本。金陵书局本刊刻时,对毛本多所校正。清人卢弼撰《三国志集解》,集校勘、注释之大成,是一质量较好的版本。卢氏在《集解》中说:「是书虽依据毛本,然局本(即金陵书局刻本)校改之善者多从之,復以歷朝官私刊本及各家评校本参校,分注如下。」实际上,《集解》本是在毛本、局本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排印本。这次译注《三国志》,便採用卢氏《集解》本作为底本。此本失当之处,均以别本、他书校正,并作简明的交代。
  本书注译工作由多人完成,具体分工如下:卷一、二十一二十四,王树林;卷二八、十四、十五、二十、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四十六、五十,梁满仓;卷五十一六十,何德章;卷六十一六十五,余鹏飞;卷九十二,魏连科;卷十三、十六、三十,王明信;卷十七、十八、二十九,杨天宇、梁锡锋;卷十九,孟庆锡;卷二十五二十七,杨寄林;卷三十四、四十九,于涛;卷四十七,张文质;卷四十八,李解民。本人负责最后的审阅和定稿。限于学识,注译错误和失当之处,实所难免,尚祈专家与读者随时指正。
  吴 树 平

目录

刊印古籍今注新译丛书缘起
导读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一
武帝操 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九七
文帝丕 九七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一三一
明帝叡 一三一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一七一
齐王芳 一七一 高贵乡公髦 一九六 陈留王奂 二二六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二四九
武宣卞皇后 二五二 文昭甄皇后 二五六 文德郭皇后 二六四 明悼毛皇后 二六九 明元郭皇后 二七一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二七五
董卓 李傕、郭汜 二七五 袁绍 二九二 子谭、尚 二九八 袁术 三一○ 刘表 三一五
 卷七  魏书七 吕布臧洪传第七 三二五
吕布 三二五 张邈 三二七 陈登 三三○ 臧洪 三三九 陈容 三四五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三五九
公孙瓒 三五九 陶谦 三六九 张杨 三七一 公孙度 三七四 子康、康弟恭 三七五 康子渊 三七七 张燕 三八一 张绣 三八二 张鲁 三八四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三九一
夏侯惇 三九一 韩浩、史涣 三九三 夏侯渊 三九七 曹仁 四○五 弟纯 四一二 曹洪 四一四 曹休 四一七 子肇 四一八 曹真 四二○ 子爽、弟羲、弟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 四二五 夏侯尚 四三四 子玄 四三五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四五三
荀彧 四五三 子恽、孙甝、霬 四六○ 荀攸 四七二 贾诩 四八○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四九三
袁涣 四九三 张范 弟承 四九六 凉茂 四九七 国渊 四九八 田畴 五○七 王脩 五一一 邴原 五二一 管宁 五二二 王烈 五二二 张珔、胡昭 五三五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五四三
崔琰 五四三 毛玠 五五二 徐奕 五六○ 何夔 五六二 邢颙 五六九 鲍勛 五七二 司马芝 五七七 子岐 五八一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五八九
钟繇 五八九 子毓 六○一 华歆 六○五 王朗 六一三 子肃 六二八 孙叔然 六三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六四七
程昱 六四七 孙晓 六五七 郭嘉 六六二 董昭 六六八 刘晔 六八四 蒋济 六九七 刘放 七○九 孙资 七一○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七一九
刘馥 七一九 司马朗 七二五 梁习 七三二 张既 七三六 温恢 七四六 贾逵 七四九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七六一
任峻 七六一 苏则 七六五 杜畿 七七○ 子恕 七七九 郑浑 八○○ 仓慈 八○五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八一三
张辽 八一三 乐进 八二五 于禁 八二九 张郃 八三六 徐晃 八四四 朱灵 八五二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八五七
李典 八五七 李通 八六三 臧霸 八六七 孙观 八六七 文聘 八七四 吕虔 八七六 许褚 八七九 典韦 八八四 庞? 八八八 庞淯 八九三 母娥 八九三 阎温 八九五 张恭、恭子就 八九六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九○三
任城威王彰 九○四 陈思王植 九○九 萧怀王熊 九四四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九四九
丰愍王昂 九五一 相殇王铄 九五二 邓哀王沖 九五二 彭城王据 九五五 燕王宇 九五六 沛穆王林 九五七 中山恭王衮 九五八 济阳怀王玹 九六三 陈留恭王峻 九六三 范阳闵王矩 九六三 赵王干 九六四 临邑殇公子上 九六七 楚王彪 九六七 刚殇公子勤 九六九 谷城殇公子乘 九六九 郿戴公子整 九六九 灵殇公子京 九七○ 樊安公均 九七○ 广宗殇公子棘 九七○ 东平灵王徽 九七○ 乐陵王茂 九七○(以上武帝子)
贊哀王协 九七四 北海悼王蕤 九七四 东武阳怀王鉴 九七五 东海定王霖 九七五 元城哀王礼 九七五 邯郸怀王邕 九七五 清河悼王贡 九七五 广平哀王俨 九七五(以上文帝子)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九八一
王粲 九八一 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 九八六 应璩、应贞、阮籍、嵇康、桓威、吴质 九九三 卫觊 九九五 潘勖、王象 九九八 刘廙 一○○二 刘劭 一○○九 缪袭、仲长统、苏林、韦诞、夏侯惠、孙该、杜挚 一○一六 傅嘏 一○一七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一○三一
桓阶 一○三一 陈? 一○三七 子泰 一○五一 陈矫 一○六一 徐宣 一○六八 卫臻 一○七三 卢毓 一○八○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一○九三
和洽 一○九三 常林 一一○一 杨俊 一一○六 杜袭 一一一○ 赵俨 一一一七 裴潜 一一二六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一一三五
韩暨 一一三五 崔林 一一三九 高柔 一一四六 孙礼 一一六五 王观 一一七二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一一七九
辛毗 一一七九 杨阜 一一九一 高堂隆 一二○九 栈潜 一二三七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一二四七
满宠 一二四七 田豫 一二六一 牵招 一二七一 郭淮 一二八○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一二九三
徐邈 一二九三 胡质 一三○一 子威 一三○二 王昶 一三○六 王基 一三二一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一三四一
王凌 一三四一 令狐愚 一三四二 毌丘俭 一三四七 诸葛诞 一三五五 唐咨 一三五九 邓艾 一三六四 州泰 一三八四 钟会 一三八六 王弼 一四○六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伎传第二十九 一四一一
华佗 一四一一 吴普、樊阿 一四一六 杜夔 一四二五 朱建平 一四二九 周宣 一四三三 管辂 一四三七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一四五七
乌丸 一四六三 鲜卑 一四六六 东夷 一四七二 夫余 一四七六 高句丽 一四八○ 东沃沮 一四八八 挹娄 一四九二 濊 一四九三 韩 一四九六 倭 一五○四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一五一九
刘焉 一五一九 刘璋 一五二五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一五三三
先主备 一五三三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一五八一
后主禅 一五八一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一六○七
先主甘后 一六○七 先主穆后 一六○八 后主敬哀张后 一六一一 后主张后 一六一一 刘永 一六一二 刘理 一六一二 后主太子璇 一六一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一六一九
诸葛亮 一六一九 子乔、瞻 一六五一 董厥、樊建 一六五三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一六五九
关羽 一六五九 张飞 一六六七 马超 一六七二 黄忠 一六七七 赵云 一六七八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一六八七
庞统 一六八七 法正 一六九四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一七○九
许靖 一七○九 麋竺 一七二二 孙干 一七二五 简雍 一七二六 伊籍 一七二七 秦宓 一七二九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一七四九
董和 一七四九 刘巴 一七五三 马良 一七五五 弟谡 一七五七 陈震 一七五九 董允 一七六二 黄皓、陈祗 一七六三 吕乂 一七六七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一七七三
刘封 一七七三 彭羕 一七八二 廖立 一七八九 李严 一七九三 刘琰 一七九七 魏延 一八○○ 杨仪 一八○五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一八一三
霍峻 一八一三 子弋 一八一四 王连 一八一七 向朗 一八一八 兄子宠 一八一九 张裔 一八二一 杨洪 一八二五 费诗 一八三○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郄传第十二 一八三九
杜微 一八三九 周? 一八四三 张裕 一八四三 杜琼 一八四六 许慈 一八五○ 孟光 一八五二 来敏 一八五六 尹默 一八五八 李譔 一八六○ 谯周 一八六一 郄正 一八七六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一八九七
黄权 一八九七 子崇 一八九九 李恢 一九○三 吕凯 一九○六 马忠 一九一○ 王平 一九一三 句扶 一九一五 张嶷 一九一七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一九三一
蒋琬 一九三一 子斌、斌弟显、刘敏 一九三九 费祎 一九四一 姜维 一九四六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一九六三
邓芝 一九六三 张翼 一九六八 宗预 一九七一 廖化 一九七二 杨戏 一九七四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二○○三
孙坚 二○○三 孙策 二○一四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二○二五
吴主权 二○二五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二一○五
孙亮 二一○五 孙休 二一一六 孙? 二一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二一五三
刘繇 二一五三 子基 二一五八 太史慈 二一六○ 士燮 子徽、弟壹、壹子匡 二一六七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二一七九
孙破虏吴夫人 二一七九 弟景 二一七九 吴主权谢夫人 二一八二 权徐夫人 二一八三 父琨 二一八三 权步夫人 二一八五 权王夫人 二一八八 权王夫人 二一八九 权潘夫人 二一八九 孙亮全夫人 二一九一 孙休朱夫人 二一九二 孙和何姬 二一九四 孙?滕夫人 二一九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二二○一
孙静 二二○一 子瑜 二二○三 子皎 二二○五 子奂 二二一○ 孙贲 二二一三 子邻 二二一五 孙辅 二二一七 孙翊 二二一八 子松 二二一八 孙匡 二二一九 孙韶 二二二○ 孙桓 二二二四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二二二九
张昭 二二二九 弟子奋、子承 二二三八 子休 二二三九 顾雍 二二四二 子邵 二二四六 孙谭 二二四七 孙承 二二四八 诸葛瑾 二二五二 子融 二二五五 步骘 二二六一 子阐 二二六五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二二八一
张纮 二二八一 子玄、孙尚 二二八三 严畯 二二八八 裴玄 二二八九 程秉 二二九二 阚泽 二二九四 唐固 二二九五 薛综 二二九七 子珝、莹 二三○九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二三一九
周瑜 二三一九 鲁肃 二三三七 吕蒙 二三四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二三七一
程普 二三七一 黄盖 二三七五 韩当 二三七八 蒋钦 二三八一 周泰 二三八三 陈武 二三八六 子脩、表 二三八六 董袭 二三九○ 甘宁 二三九三 凌统 二四○○ 徐盛 二四○六 潘璋 二四○九 丁奉 二四一三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二四二一
朱治 二四二一 朱然 二四二八 子绩 二四三六 吕范 二四三九 子据 二四四五 朱桓 二四四七 子异 二四五五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二四五九
虞翻 二四五九 子汜、忠、耸、昺 二四六二 陆绩 二四六八 张温 二四七一 骆统 二四八四 陆瑁 二四九○ 吾粲 二四九五 朱据 二四九八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二五○五
陆逊 二五○五 子抗 二五三七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二五五七
孙登 二五五七 孙虑 二五六九 孙和 二五七一 孙霸 二五七八 孙奋 二五八二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 二五九三
贺齐 二五九三 全琮 二六○三 吕岱 二六一○ 周鲂 二六二○ 钟离牧 二六三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二六四三
潘濬 二六四三 陆凯 二六四九 弟胤 二六七八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二六八七
是仪 二六八七 胡综 二六九五 徐详 二七一四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二七一九
吴范 二七一九 刘惇 二七二七 赵达 二七二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二七三七
诸葛恪 聂友 二七三七 滕胤 二七八○ 孙峻 二七八三 孙綝 二七八六 濮阳兴 二八○○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二八○七
王蕃 二八○七 楼玄 二八一一 贺邵 二八一四 韦曜 二八二五 华覈 二八四○

显示完整说明

商品标籤

会员才可增加商品标籤

会员评论(共0条评论)

  • 目前没有任何会员发表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上一页下一页最末页

会员帐号: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