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市龟山区復兴二路6号1楼 Tel: (03)328-8833 E-mail: service@ncc.com.tw LINE: @nccs
本网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老古POD价_NT$ 870元〕(原NT$ 750元)
为金刚愣伽楞严三经宗通重印首语
释迦文佛一代时教,若不自东汉以后而传入中国,则将早随印度本土文化而沦丧殆尽。佛教输入中国,在魏晋以后,若无达摩一系列禅宗之崛起,亦将随南北朝之衰乱而心法无遗矣。故中国文化与佛教,正当盛唐之兴隆而卓然挺拔,良有以也。
但自晚唐五代之际,禅佛而有五宗七派之门庭设施,则已由盛而衰,势必入于儒道而相互依存,蜕异竞秀。因之而有宋代理学之突出,神仙丹道之辉耀,亦势易时变之必然也。
过此之还,迨于明代中叶,左右佛老而匯集理学之宗,则有阳明王学之作。当此之时,禅门佛子从王学而入道者,颇不乏人。
及乎明季末期,身为智识分子之儒冠学者,颇非王学之滥而欲归正于禅,但又鄙薄禅僧而不为,独以居士而手提禅宗正令者,因而风起。如:田素菴、李卓吾、瞿汝稷、曾凤仪辈,皆以当时名士而标示学佛,且为士大夫之所诽议者,其数不少。期间尤以李卓吾之得罪名教中人,遭逢不幸,最为可哀。
但禅佛正宗法印,几已荡然无存。师僧中虽有密云悟,以及憨山、达观少数几人撑持门户,殆亦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耶!由此而及轻出能振兴禅宗,高堤正印而扫荡阴霾者,有之,唯雍正一人而已。惜唿!身为帝王身,应为帝王身而得度者,恐终难得其人矣。
今因学子周勋男之请,嘱为明末曾凤仪所辑金刚、楞伽、楞严三经宗通再周勋男之请,嘱为明末曾凤仪所辑金刚、楞伽、楞严三经宗通再版为序,旅泊中人,尘劳繁剧,实已无暇及此。然因其再三催促,简书禅佛宗乘之衍变如此,则可之曾氏之辑,固有其独具匠心,足资千古者。非大心开士,曷能作此,应为随喜赞嘆,是法住法为云尔!
辛未年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
《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重生之达道,教纲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释其名,则一切事究竟坚固,即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而如来密因菩萨万行,靡布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耳。攷其所诠,泽谈玄理以明真性,开圆行以示真修。其性也,体用双彰;其修也,果因一契。原始要终,了义之说也。
良由诸修行人背真向矣,不成无上菩提;或爱念小乘,得少唯足;或欲漏不除,畜文成过。故阿难以多文邪染为缘,浚发大教,而世尊守告之曰:「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往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固有轮转。」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思一经理行之大本也欤?
由是破七处攀缘,别二种根本。因见显心;因心显见。虽心见互显,而正显再心。如以盲人瞩暗,喻见非眼;屈指飞光,验见不动。印观河之非变。始悟净圆真心,忘为色空及闻见耳。
既悟妄为,尚疑混滥,故又破自然因缘,是见见而非见;分别业同分,指见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以一国例诸国,揔显器界根身同一妄耳。自浅而深,自狭而广,虽多方显妄,而所显惟真,故又擧因入处界,广及七大,融会入于如来藏性。始悟物我同根,是非一体,妄无自性,全体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巡业发现而已。
既悟即真,尚迷循发,故又答山何不地之难,深穷生起之由,誓虚空不拒诸相。发挥显真妙觉名圆照法界,一多互应,小大相容,即体即用,非俗非真。至于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不涉名言矣。復引照镜狂走,喻妄无因,结责多闻,劝修无漏。通而言之,皆圆理也。
理解虽圆,非行莫证,故又明二决定义。初审因地发心,伏断无明,为修行之要。次审烦恼根本,意择圆根,为发行之由。于是定六根优劣,令一门深入。击钟验常,绾巾示结。陈二十五圣所证法门,勅选耳根为初心方便。而又教以摄心轨则,安立道场,遂文四重律仪,顶光神咒。通而言之,皆圆行也。
乃至由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虽谈证位,未尽行因,下而戒业惜于七趣情想,防禅定于五阴魔邪,无非行门之事,必期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始得名为究竟坚固之证也。然则依究竟坚固之哩,立究竟坚固之行,修究竟坚固之行,证究竟坚固之哩,楞严教旨大抵如是。是知教行理三,悉号楞严。了义之说,莫此加矣。
科经者合理行为正宗,离正宗位五分:一、见道,二、修道,三、证果,四、结经,五、助道。谓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果,此常途之序固尔。究论上根修证,如发明藏性之后,谓不歷僧祇获法身,请入华屋之前,谓疑惑消除,心悟实相之类,又岂局于常哉!大哉教乎!夫欲发真归元、明心见性者,于此宜尽心焉。
目录
为金刚 愣伽 楞严三经宗通重印首语
三部宗通重刊札记
楞严经宗通缘起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